振兴路上|贾拴成:“红薯大王”的致富经

  • 故事人物
    • 贾拴成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新乐市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中国好故事
  • 发表时间
    • 2022-12-20

贾拴成在河北省红薯种植界是个“红人”,作为新乐市人才代表,他步入红薯种植、培育、推广领域二十多年来,苦心钻研红薯种植,带动种植户达5000多户,培养红薯种植人才1000多人,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红薯大王”。

贾拴成在河北省红薯种植界是个“红人”,作为新乐市人才代表,他步入红薯种植、培育、推广领域二十多年来,苦心钻研红薯种植,带动种植户达5000多户,培养红薯种植人才1000多人,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红薯大王”。

贾拴成 图片来源:新乐市融媒体中心

广播里带来致富信息

1995年,19岁的贾拴成高考落榜,就在许多同学选择外出打工的时候,他却选择了回河北省新乐市老家务农。那时,家里承包着二十几亩沙荒地,辛苦了一年之后,种两茬玉米、小麦挣不了多少钱,就算是种花生,每亩也只能挣四五百元钱。

如何能在同样的地里挣更多的钱?这让初出茅庐的贾拴成陷入了思索。就在这时,一条河南商丘农科所研发高产红薯的消息让他眼前一亮。广播里说,这种红薯亩产能达到一万多公斤。而当时新乐本地的红薯亩产只有一千多公斤。要是这条消息准确的话,那一亩地红薯就能挣好几千元钱呢!

贾拴成 图片来源:长城网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第二年春节刚过,贾拴成就和哥哥踏上了去商丘的火车,从那里把新品种52-7,也就是现在的玉薯十号“请”回了新乐,在自家地里试种了两亩。就在那年秋天,他家的红薯大丰收,亩产近一万公斤,每个红薯的个头足有足球那么大,而且因为52-7的上市期正好赶上了陈红薯已卖完,当地新红薯还未上市的空档期,所以每公斤红薯的售价高达一元,两亩试种的红薯田当年纯利润就足足挣了一万多元!

这一试,一击即中,极大鼓舞了贾拴成的信心,也让他认准了红薯种植这条发家路。

潜心培育红薯新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红薯的品质。如何种出有市场竞争力的红薯?于是,贾拴成到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山东省农科院、河北省农科院等单位参观学习,引进、培育新品种。20多年来,他先后培育了多个新农系列红薯新品种,成功引进了普薯32、苏薯16、济薯25等几十个高产优质品种,建成了全国品种最全、最多的红薯育苗基地,每年向广大薯农提供优质薯苗5000多万株。

在大棚里培育的红薯苗 图片来源:国际在线

良种还需配良法。贾拴成购置了百余套有关红薯种植的科技图书,进行学习研究,掌握了红薯从育苗、栽培到收获、储藏等各环节技术,研发了红薯大屋窖贮藏技术,有效解决了红薯贮存腐烂变质问题。他独创的红薯旱作高产栽培技术,有效解决了干旱地区栽培红薯不易成活、产量低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民收入。

在贾拴成的引领带动下,新乐市红薯种植面积达到两万多亩,而且打出了新乐红薯品牌。红薯苗远销全国多个省市区。

带领乡亲集体致富

“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2013年以来我带领技术人员先后考察保定阜平县骆驼湾顾家台村、张家口怀安县南刘家窑村、平山安里村、行唐西城仔村、承德围场、山西和顺县等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帮助制定脱贫帮扶方案,给这些地区捐赠了价值十几万近50万株的优质红薯种苗,由当地困难户试种,通过典型带动,引导当地群众发展甘薯种植。”贾拴成说。

2021年乡村振兴全面开启,他又多次受邀到多地做乡村振兴产业规划,捐赠种苗、传授技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如今,贾拴成依旧每天忙碌于红薯种植、新技术研发及推广,虽然很辛苦,却快乐充实。他说,他一直把红薯当作一种乐趣、一份事业来做。把小红薯做成大产业,通过种红薯引领带动父老乡亲增收致富,是他的梦想。


(综合中国农村网、河北新闻网、国际在线、长城网相关报道)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