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路上︱清华博士“落户”小山村,打造乡村振兴“样板间”

  • 故事人物
    • 李久太
  • 故事地点
    • 中国
    • 山东省
    • 威海市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中国好故事
  • 发表时间
    • 2022-09-28

李久太一直有一个“设计梦”,他想打造一个中国的设计师“梦想空间”。在大水泊镇,他不但完成了自己的梦想,还把专业特长、个人理想和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成功为当地乡村振兴发展助力。

大水泊镇,是山东威海的一个小镇。这里草木繁茂,离海很近,满足了建筑博士李久太的所有幻想,但这里“空心村”也最多。

2017年,李久太应朋友之约来到这个小镇。在这里,他把他的专业特长、个人理想和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为青年才子在乡村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提供平台,为当地乡村振兴发展助力。

工作中的李久太。图片来源:大众日报

清华博士将梦想“落户”小山村

李久太出生于河北唐山农村,从小在村里生活。他见过农田的露珠、打鼾的黄牛、连绵的小溪……大自然的馈赠让李久太对美开始有了想象。

从哈工大建筑专业毕业后,李久太到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习建筑十二年,见过了太多种“美”,但无论去过多少城市,走过多少路,他总觉得还“差点劲儿”。

欧洲有达沃斯小镇,亚洲有日本直岛。李久太的“设计梦”就是想吸引国内外一流设计师、设计院校、设计平台,打造一个中国的设计师“梦想空间”。

2017年,清华大学在全国多个省份启动“乡村振兴工作站”,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个项目的出现激活了李久太心底的理想。

那年夏天,在清华校友的邀请下,李久太第一次来到山东省威海市大水泊镇初家村。

彼时的初家村与众多偏远农村一样,人口稀少,老龄化严重,特色产业缺失,村落砖瓦破损,杂草丛生。但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正是这种最原始的乡村“肌理感”吸引了李久太。他决定要将梦想“落户”于此,计划用设计谷的理念去建设一个与众不同的“乡村振兴工作站”。

李久太说:“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陶渊明。我心中的陶渊明告诉我,要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田园居所,把它改造成理想的样子。初家村就是我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所以我来了。”

卖掉北京房产,干到底

在文登区三岐山上,群山莽莽之中,抬头望去,有一处白色小屋“悬挂”在山谷中,仿佛置身于山中的青白炊烟。这就是李久太在大水泊镇的第一个建筑作品——设计谷。

威海设计谷。图片来源:齐鲁网

乡村振兴,怎么干?起初谁都没有头绪,但李久太认准一件事,就要干到底。

2017年,李久太卖掉了自己在北京的房产,和大水泊镇政府签订合同,选择在三岐山上一处废旧的厂房,打造了四栋别具风格的建筑。他想打造一个类似示范区的地方,所有设计都是为了释放大自然本来就有的价值和能量。

“所以你会看到那个房子是一个桥的形状,是为了告诉人们这里有一个山谷。山上‘飘’了一座房子,让人知道这里是最高点。你看到那边有个水池,水池里‘泡’了一座房子,人们需要划船过去。”李久太在表达建筑的时候,不是在考虑建筑应该设计成什么样,而是这个地方到底哪里特别动人,怎样才能把动人的东西释放出来。

设计谷的落成给了李久太巨大的信心,也逐渐开始“聚人气”了。

在李久太召集和影响下,国内一批设计师冲着设计谷而来,但李久太却“严卡”入驻关,他希望来的设计师和工作室能给当地作出更多贡献。

小镇华丽转身,成乡村振兴“样板间”

为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李久太担任了初家村的“首席专家”,成为一名“新村民”。通过流转村民闲置房屋的形式,他同初家村签订租赁合同,20年后还给村民们一个经设计师们修葺一新的房屋,村民仅流转房屋便可收入20万元。

他还流转镇域内的180亩撂荒地,每年给村合作社10多万元租金。他想用创意盘活闲置的农房,打造具有传统韵味的特色民宿,也能带动原来的村民改变生活方式。

农村改造不是件容易事,村民对于这个年轻的外来博士,抱着好奇的心态,他们不知道他想做什么,也不知道他能做成什么。李久太开始动工,就像一个医生要给这个萧条的村庄“诊病”。房屋的结构、样式、布置,他逐一敲定。在李久太的努力下,村里有了“新样”。眼看村里的路变干净,房屋有了改变,村民们开始尊敬这个博士了。

初家村里经过改造的民居。图片来源:央广网

“我们施工的时候遇上下雨,水泥堆在外面,老人想尽一切办法用东西帮我们罩起来。”这一幕,让李久太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就这样,初家村统一流转的33户闲置民房,被设计师们自己投资改造成宜业宜居的新家园。而设计谷向东十多公里处,一座极富现代设计感的乡村振兴工作站也拔地而起……

几年功夫,这个人口不足四万的小镇汇聚了16名博士、教授级专家和200多名城市精英。平淡无奇的小镇华丽转身,成为集设计创作、教育交流于一体的旅游度假“网红小镇”,也成为了当地乡村振兴的“样板间”。

李久太给自己的家敲上门牌。图片来源:威海新闻网

李久太认为,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把人才用“活”了,便拿到了打开乡村振兴新局面的“钥匙”。

“从各界反响和成果看,创造力和美确实改变了乡村。”李久太说,这是所有来此扎根乡村的青年人才共同建设的成果。随着青年人才的不断涌入,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精致画卷”正在威海大地上徐徐展开。

(综合央广网、齐鲁网、大众日报、威海新闻网等报道)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