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路上|王子豪:90后“海归”返乡当“牛倌”

作者|焦仓
  • 故事人物
    • 王子豪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湖南省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中国好故事
  • 发表时间
    • 2022-08-16

在父母朋友看来,王子豪回乡养牛实在“大材小用”。但他却认为:农业是国之根本,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国家近年越来越重视农业发展,投身农业必定大有可为!

8月中旬的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天气有些闷热,东阳渡街道上行人寥寥无几,街边一家养牛场里却是一派热闹的景象——一头头毛色鲜亮、体格健硕的大牛不时发出阵阵牛鸣,31岁的王子豪正拿着iPad,认真地指导着工人记录牛的饮食和体重情况。

王子豪是这家养牛场的经营人,谈起养牛头头是道的他,三年前是一位留学海外、准备就职美国证券公司的高材生。

王子豪(右一)正在介绍牛的情况。(图片来源:红网)

子承父业:双学位“海归”返乡当“牛倌”

原本,王子豪的人生跟养殖业没有任何联系。与很多人一样,他最初的人生轨迹是“读书——考大学——找工作”。

2009年7月,王子豪从衡阳市八中高中毕业后,考入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大学二年级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转入俄亥俄州立大学。虽然家庭条件较为优越,但求学期间他一直非常刻苦,顺利获得了俄亥俄州立大学会计和运营管理双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王子豪又成功考取了美国注册会计师证。

拥有如此“光鲜”的履历,王子豪在国外谋求一份高收入工作并非难事。然而,2019年初,他却回到衡阳,当起了养牛场的“牛倌”。

在父母朋友看来,王子豪回乡养牛实在“大材小用”。但他却认为:农业是国之根本,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国家近年越来越重视农业发展,投身农业必定大有可为!

早在2014年,王子豪的父母就创办了以生态特色养殖为主业的养牛场,但在五年后养殖场发展遇到瓶颈。王子豪回忆说,刚接手养牛场时,除了存栏的200多头牛,公司流动资金已入不敷出。

四处求教:请专家为自家牛定制“营养菜单”

原来,养牛场为确保牛肉品质,专门种植200亩鲜草,辅以玉米粉、甘蔗尾等天然饲料投喂,综合成本比普通养殖高出数倍。

“把鲜草改成普通饲料吧?”有人给王子豪出主意。

“生态养殖是我们的招牌,不但不能‘改’、不能‘减’,还得做得更好!”

“可怎么节省成本呢?”

王子豪犯了难,他开始四处求教和学习,终于找到解决方案。

“我请畜牧专家为我家牛定制了一份‘营养菜单’,新增了花生秧、啤酒糟,并用更平价的豆腐渣替换了部分玉米粉,既控制了成本,又让膳食更加丰富。”王子豪说,他还采用适合丘陵田地运行的割草机、储存鲜饲料的自动打包机,大大降低人工成本。

不仅如此,王子豪还从精细化养殖入手,为每头牛都做了一张耳标“身份证”,上面标明了牛的性别、出生年月、编号以及母系来源。有了这张“身份证”,就可准确评估牛的出栏时间。

一年下来,王子豪的养牛场综合成本下降约10%。而且肉质的口感也更加好,牛肉卖到每公斤140元,比市场均价高出四成。他的养牛场也成了衡阳市的农业龙头企业。

反哺乡亲:间接带动村民致富2000余人

三年来,王子豪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目前养牛场占地已达500亩,总投资额达8000余万元,存栏安格斯高端牛500头,并开始尝试养殖纯生态野猪、土猪、土鸡等。

随着养牛场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王子豪也不忘反哺乡亲。

66岁的村民朱启辉是养牛场的员工。多年前,一场车祸导致他右脚残疾,丧失了外出务工能力,家庭也陷入困境。王子豪为他开启了一扇门,他成了养牛场的饲养员,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每天给牛喂草料,活儿不重,每月能赚2400元。”朱启辉笑着说。

养殖场的工人正在给牛喂饲料。(图片来源:红网)

与朱启辉情况相似的养牛场员工还有另外四位贫困村民,他们或种植收割牧草,或打扫卫生,每月工资也是2400元。此外,还有52位贫困村民被聘为临时用工,按工时计算工资。

王子豪返乡就业还起到了示范效应,带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家乡建设。在王子豪的养牛场现有的56名员工中,青年占60%。他们通过技术指导、产业推广等手段,间接带动村民致富2000余人。

现在的王子豪每天与牛相伴,也在谋划着未来的蓝图——养牛场规模力争在三年内增至5000头,产值可达5亿,同时带动乡村就业千余人。

海外归来三年,王子豪在农业领域发光发热,未来他将继续带领企业转型,紧紧抓牢农业现代化这个“牛鼻子”,助力乡村振兴。

(综合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网、湖南日报等相关报道)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