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路上|孙千钧:90后女孩为菇农撑起“致富伞”

作者|刘舒
  • 故事人物
    • 孙千钧
  • 故事地点
    • 中国
    • 陕西省
    • 汉中市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中国好故事
  • 发表时间
    • 2022-07-27

从陕西师范大学高分子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到四川成都的优秀教师,再到如今的返乡创业青年,每个人生阶段的孙千钧都如同她的名字一样"字字千钧"。凭借时代新青年的冲劲,这位90后女孩种菌菇、搞科研,带领山区群众闯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从陕西师范大学高分子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到四川成都的优秀教师,再到如今的返乡创业青年,每个人生阶段的孙千钧都如同她的名字一样“字字千钧”。凭借时代新青年的冲劲,这位90后女孩种菌菇、搞科研,带领山区群众闯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回乡是我必然的选择”

今年32岁的孙千钧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圣水镇五爱村,2015年她从陕西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来到成都,成为当地一所重点高中的化学老师。孙千钧喜欢实验和钻研,任职期间曾先后获得过三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在中国核心期刊发表过论文。她所创办的校企合作实景课堂在四川省教育系统也获得肯定。

当所有人都认为孙千钧的人生会沿着成为优秀教师、在大城市结婚生子这种轨迹发展的时候,2019年,孙千钧却做出令家人和朋友大跌眼镜的举动--返乡创业。

“好好的高中老师不当非要跑回来自己创业,那大学不是白念了!”她的做法不仅遭到家人反对,连亲戚朋友都觉得这姑娘是在胡闹。但孙千钧却说:“我是从秦巴山区走出来的,家乡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我始终思考的是,我的所学所知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带着这样的初心,回乡是我必然的选择。”

返乡创业创出新天地

2019年7月,踏上返乡创业之路的孙千钧创办了陕西同心创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两个月时间,她往返全国多个省份、考察了60多个农业项目,最终选择了适合陕南地理和气候环境的食用菌滑子菇种植项目,并在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武家沟村开始实施自己的创业计划,

“南郑有着发展食用菌产业优越的自然条件,当地的林业资源每年都会产生大量枝桠、锯末等,是种植香菇、滑子菇、木耳等木腐菌的理想原料”。孙千钧说。2019年9月,她成功引进滑子菇菌包20万袋,在同心创发基地种植,并带动周围农户入园务工。

孙千钧在食用菌大棚内(图片来源:潇湘晨报)

为了激发村民的务工积极性,孙千钧还创新管理方式,将传统的“计天制”改为“计件制”。村民们收入增加了,工作效率也有了不小的提升。

创业初期,孙千钧边学边干,通过精心管理,首批菌包于2020年2月顺利出菇。正当大家满心欢喜,准备收获的时候,却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批滑子菇订单被取消,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孙千钧四处求教,及时通过用盐加工处理的方式,将滑子菇全部保存起来,等疫情形势好转后,才将库存慢慢消化掉。

孙千钧并没有被创业路上的风险吓倒,反而愈挫愈勇。在种植过程中孙千钧发现,目前市面上的菌种对培养环境,像海拔、湿度、温度等要求很高,容易导致生产的菌包出菇低,不利于推广。“有没有一种方法能突破环境对菌种培养的限制呢?”孙千钧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2020年11月,她带领同心创发团队与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理工大学展开合作,将原来的人工自然环境培育菌种的方式改为自动化电脑控温控湿控氧的方式,创新研究出液体菌种。

新技术的诞生意味着一年四季随时都可以培养菌种。随着种植技术和发展模式的成熟,孙千钧的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入园务工、合作种植、村集体分红等模式,带动周边192户脱贫户增收致富,滑子菇成了当地群众的“致富菇”。

孙千钧在大棚里的滑子菇(图片来源:陕西法治网)

“我就是大家伙儿的领头雁”

“既然我决定扎根农村带领大家一起致富,那我就是大家伙儿的领头雁!”孙千钧说,别看她在村里年纪不大,可“威望”很高。三年来,在她的努力下,武家沟村和临近的龙池村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滑子菇的种植。

为了降低滑子菇的种植成本,她将公司搭建的标准化种植大棚和各类生产设备低价租给大家。“说是租,其实也就是象征性地收一点水电费,最主要的目的是激励大家的种植积极性,同时也提醒大家要爱护这些大棚和设备。”她表示,除了大棚和各类配套设备,公司的烘干机、三轮车只要种植户需要用,就都可以自助使用,只需要爱护好设备。

在她的鼓励和支持下,不少群众根据实际情况按种植大棚划分自发形成了种植小组,每个小组确定小组长,有问题统一汇总后小组长和孙千钧及公司沟通。这样既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管理成本。这样的管理模式下,大家自主性更强,积极性也更高了。

孙千钧还鼓励村民种植扇贝菇、黄金菇、猴头菇、竹荪等其它菌类,实现了一年四季种植不断档,务工农户天天有收入。

谈起未来,孙千钧信心满满:“一路走来,南郑区政府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今后我将用我的所学,带领更多群众走上致富路,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综合自陕西日报、汉中日报、潇湘晨报等相关报道)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