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路上|赵月芳:“猫路信使”的“新长征”

作者|韦薇
  • 故事人物
    • 赵月芳
  • 故事地点
    • 中国
    • 山西省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中国好故事

赵月芳退伍回到家乡成为一名邮递员, 负责鹅屋全乡邮件、报刊的投递。不管风霜雨雪,还是酷暑炎炎,背着四五十斤的邮件。

山西省壶关县鹅屋乡位于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之间,三面都是万丈绝壁,只有一条蜿蜒于峭壁上的羊肠小径。这条小径,当地人称“猫路”,约有10公里长,最宽处60厘米,最窄处只有20厘米,是鹅屋乡18个村、172个自然屯、48所学校、近1万人口通邮的必经之路。

作为鹅屋乡乡邮投递员的赵月芳在这条“猫路”上跋涉了20多年,行程48万多公里,穿破鞋子800多双,从未丢失过一封邮件。

在山西省壶关县大峡谷镇壶陵水村,赵月芳在送件的路上 图片来源:新华社

奔走在邮路上

1996年,赵月芳退伍回到家乡成为一名邮递员, 负责鹅屋全乡邮件、报刊的投递。不管风霜雨雪,还是酷暑炎炎,背着四五十斤的邮件。赵月芳每天早上7时就从壶关县城出发赶往鹅屋乡。山高路远,水壶、馒头、雨披,这是必备的东西。带水壶和馒头是因为路上经常错过饭点,要吃些东西填饱肚子;带雨披则是因为山里天气变化无常,遇到雨雪时,可以包住邮包,保护邮件、报刊不被淋湿。

翻越艰险的“猫路”,赶到鹅屋乡邮政所后,赵月芳马上开始拆邮包,验视内件,加盖日戳,再次背起邮包去各村送邮件。由于投递段全是山沟,路途又较远,他只能把全乡分成三条投递段,每三天轮一次,平均每条投递段的路程有40多公里。其中,最长的一条邮路临近河南,有68公里长,全靠步行投送。

二十多年风雨兼程,赵月芳穿坏的鞋子、背烂的邮包不计其数。 

“有事找月芳”

由于交通不便,鹅屋乡人出一趟山很不方便。于是,经常往来各村的赵月芳,就成了山里人与外界信息、物资沟通的重要渠道。大家登记户口、办身份证、存钱、买生活用品,都会找他。赵月芳从不推辞,从无怨言。他说:“我是山里人,更是个共产党员,为山里人送信送报也算是回报乡亲吧。”从参加工作以来,赵月芳已经为群众办理各类实事好事超过3000件。多年来,在邮路上力所能及地帮助百姓,也成了赵月芳投递工作的重要内容。 “有事找月芳”,成为当地老百姓的一句口头禅。

赵月芳为村民送件 图片来源:新华社

2014年,赵月芳走村串户时又多了一项新服务——代收电费。他服务的鹅屋乡有18个行政村、5000余户村民,每个月代收电费只有1万多元,但是要跑遍所有村子才能保证全部收齐。有时,遇到贫困户还没有领低保金,手头紧,赵月芳就索性替他们把电费缴了,因为他清楚:“这些贫困户生活本来就很难,再没有了电,那日子怎么过?”

对此,西上庄村老党支部书记张丑亥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我当村支书已经快40年了,经历了十几个投递员,小赵这娃是最好的!能遭这么多的罪,受这么大的苦,一做就是20多年,在如今的年轻人里太少见了。这个村有村民300多人,而80多个年轻人都外出当兵、打工去了,小赵就是大家的‘亲人’。”

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乡亲们离不开赵月芳,赵月芳也离不开乡亲们。2016年8月,壶关邮政分公司将赵月芳调至县城搞邮政营业。可他在县城工作不到半年,就隔三差五接到鹅屋乡群众打来的电话。特别是赵月芳曾经帮助过的贫困户、孤寡老人,更是经常托亲友打听他的消息。赵月芳再也坐不住了,他如愿申请调回鹅屋,继续为村民们服务。

送件结束的赵月芳与村民挥手道别 图片来源:新华社

如今,鹅屋乡修建了旅游公路,实现了道路硬化,坑洼不平的土路变成了平整宽敞的公路。当地邮政公司也为鹅屋邮政所配备了摩托车,自此,赵月芳告别了“猫路”步行投递。

“猫路”步行投递虽已成为历史,但乡村振兴正在赋予邮政新的使命。赵月芳说,他要继续做好投递工作,不仅要把党的声音、政策传达好,而且要帮助山里的村民尽早致富。

 

(综合:新华社、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央视网、澎湃新闻)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