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路上|“新农人”朱霞:谋生很辛苦,热爱就不一样了

作者|焦仓
  • 故事人物
    • 朱霞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湖南省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中国好故事
  • 发表时间
    • 2022-07-19

炎炎夏日,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台源镇台九村,时常可见一位年轻女子的娇小身影,她穿着时尚,一副白领模样。在金黄的田间,她时而驾驶农业机械抢种抢收,时而安排调度工人工作,俨然一副种庄稼的“老把式”。

炎炎夏日,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台源镇台九村,时常可见一位年轻女子的娇小身影,她穿着时尚,一副白领模样。在金黄的田间,她时而驾驶农业机械抢种抢收,时而安排调度工人工作,俨然一副种庄稼的“老把式”。

她叫朱霞,今年刚满33岁,是一名经管着5000多亩流转土地的“新农人”。

朱霞登上收割机收割早稻。(图片来源:新华社)

弃教从农 中学老师回村当农民

朱霞1989年出生于台九村,自记事起就一直在城市生活。小时候,父亲白手起家,靠着勤劳的双手为她创造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她也不负众望,2006年考入湖南农业大学,学习企业财务管理。毕业后,顺利进入衡阳城区一所中学任教,结婚生子,生活一帆风顺。

工作体面、收入不菲、家庭和睦,30岁前,朱霞是人人艳羡的“人生赢家”,但她始终放心不下逐渐年迈的父母。30岁这年,怀揣着对父母的牵挂和对家乡的思念,朱霞告别优渥舒适的生活,回到台九村当起了农民。

“父亲年纪大了,还要照看这么多田地,我也想帮他减减负。”朱霞的父亲朱东阳早年在外经商赚得“第一桶金”后回到台九村,成立了湖南省嘉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大量资金投入到粮食生产中。2017年,朱东阳通过流转台源镇3260亩土地种植水稻和油菜,成为衡阳县有名的种粮大户。

考虑到父亲年过六旬仍奔波操劳,母亲身体不好无人照看,2019年,朱霞回到台九村,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掌管起公司大大小小的事务。

“男人能操作机械,女人照样能行!”

回村之初,村民们都十分不理解甚至质疑她,“是不是没本事在城市里混不下去了,要回来吃老本?”要强的朱霞铆足干劲,暗下决心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

朱霞在扩大原有耕地面积的基础上,向邻乡溪江乡流转土地1300亩,使公司农田总面积增至5100亩。“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机械化。”为了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朱霞先后购置了插秧机、旋耕机、烘干机等智能农机,并新建了育秧工厂和大米加工厂,组建了一条具备现代化标配的全新粮食生产线。

朱霞(图片来源:新华社)

机械化耕作,首先要熟练掌握机械操作。朱霞到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报名参加县里组织的农机手培训。“男人能操作机械,女人照样能行!”经过培训和反复下田操作,朱霞凭着不服输的劲头,硬是成为了机械操作的一把好手。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五年来,公司粮食总产量达两万吨,安排劳务用工近1000人,员工年人均收入突破三万元。

朱霞的干劲与真诚打动了村民,2020年,她被推选为台九村村委会主任。走马上任后,她通过召开屋场恳谈会,与群众谈真心话家常,助力解决村里各种难题。

“谋生很辛苦,热爱就不一样了”

2021年,朱霞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成为衡阳市唯一获此殊荣的种粮大户。“把公司交给她,我很放心。”每每谈到朱霞,父亲脸上总写满了自豪。

同年,朱霞还以公司名义出资两万元,创办了湖南省第一本村级刊物——《台九》,推广弘扬当地传统文化。

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朱霞也不忘带动村民们增收致富。为了让村民的口袋“鼓”起来,朱霞将自己掌握的农业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此外,她还免费为散户提供“密室催芽”服务,解决他们育秧速度慢、秧苗品质不好的难题。

谈及公司的下一步发展,朱霞说,她打算巩固现有的以双季稻为主的粮油生产,积极探索抛荒耕地治理长效机制。同时,公司将尝试线上营销方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我就是一个怀揣着种粮梦想的普普通通的农民”。在日复一日与粮食打交道的过程中,朱霞逐渐爱上了这份“接地气”的差事。“谋生很辛苦,热爱就不一样了。”朱霞说。

如今的台九村,稻香阵阵,荷叶亭亭,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放眼望去,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映入眼帘。

朱霞每每向外人介绍家乡时,总是既自豪又自信。她说,要用自己的知识和热爱带领乡亲们迈上“幸福路”。

(综合新华社、湖南日报、衡阳日报等相关报道)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