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路上|龚庭杰:95后村干部在墙上画出乡愁

  • 故事人物
    • 龚庭杰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湖北省
    • 宜昌市
    • 宜都市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中国好故事
  • 发表时间
    • 2022-07-13

乡愁可以看见吗?设计专业出身的龚庭杰,返乡成为村委会后备干部。他用画笔在墙上绘出了乡愁,也画出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

乡愁可以看见吗?在湖北宜昌宜都市高坝洲镇白鸭垴村,一些村民的墙上就画着乡愁:清江的纤夫、乡里的石匠、放簰的水手……每一幅画都能勾起清江岸边人们的记忆。这些承载着时光厚重的作品,大都出自龚庭杰之手,他也被称为“画出乡愁的人”。

龚庭杰在自家的屯水池上创作墙体彩绘。图片来源:湖北日报

拿起画笔,画出故事,绘出乡愁

1997年出生的龚庭杰生在白鸭垴,长在白鸭垴。这个小村落坐落在长江一级支流清江畔,依山傍水,橘林成片。靠山吃山,近水吃水。明清以来,当地百姓沿江谋生,开山采石,开船运货,形成了由石帮、船帮、商帮组成的三帮文化,也在劳动之余创造出不少民间故事。

“夏日夜里,白鸭垴村乌漆麻黑,祥和宁静。打雷的时候,村里的河却怪得很,拉纤的号子、打石的声音争相蹿出水面,好不热闹。更怪的是,岸上并无人,倒是有棵老樟树,有些年头了,树干粗得要几个人才能合抱住……”老人讲的这个故事,龚庭杰从小听到大,却百听不厌,每每沉浸其中。他老琢磨,河面这些声音真的存在么?是不是祖祖辈辈干活时留下来的?

白鸭垴村的自然风光。图片来源:湖北日报

龚庭杰就是这样一个脑海中充满着感性幻想的人,小学课堂上,他总是走神,拿起笔就在课本上画起花草。中学看到同学在素描,他就站在旁边“偷师”,回去后拿起本子就开始学习排线条。龚庭杰发现自己喜欢画画,大学没考上心仪的美术学院,就报考了湖北工业大学的平面设计专业。在武汉念书期间,他把打工当作实践,给餐馆做墙绘,给酒吧搞壁画,挣了几万块钱。

2019年,龚庭杰大学毕业,留在武汉从事室内设计的工作。第二年,他因为疫情滞留在老家。当时村委会正好有一个后备干部的空缺,他便报了名。此前寒暑假,他就经常在村委会实习,村里的情况也了如指掌,这个岗位正合适。

这是他成年后第一次近距离凝视自己的家乡,祖辈上沿袭了千年的生活方式正在被改变。乡村振兴的大潮,将时代的命题推到年轻人面前。真的决定留下来后,龚庭杰开始追问自己:“我在村里能做些什么呢?”

在武汉读大学的时候,龚庭杰发现城里人总是低头赶路,不会停下来看看身边的风景,生活节奏紧凑飞快。放假回到村里就不一样,鸡犬相闻,路上遇到的是左邻右舍,彼此会打招呼,聊聊天。人们忙着农活,也顾着生活,“很有人情味儿”。而这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舒缓的生活、有人情味儿的交流、极具特色的风土人情,都是白鸭垴的宝藏。

守护乡愁,既是对当地人情感的尊重,又是乡村赖以生存发展的特色资源。守护好乡愁,才能留住根。龚庭杰决定拿起画笔,画出故事,绘出乡愁。

打造“故事村”,走出生态文旅发展之路

2021年夏天,艳阳当空,晒得树上的知了聒噪不已,即便是清江面上吹来的风,都难以消散白鸭垴空气中的燥热。

龚庭杰身穿短裤短袖,头戴草帽,拎着颜料箱和画板,溜达到村口。

眼前这面院墙老旧,但横向颇长,适合墙绘。几天前,他已经征得这家人的同意--“给我搞好看就行,又不是搞丑,你画呀。”

把墙刷白后,龚庭杰用绿色颜料画出山坡,坡上接着多了一座红庙。乡亲们好奇,一个个围了过来,指着墙问:“画的是什么?”等山脚出现了一条河流,岸上赤身的纤夫们逆流而上拉纤时,围观的人恍然大悟:“江是咱们的清江,庙是咱们的三帮庙。”人们越发觉得有意思,有人给龚庭杰指出错误,有人给他送来水果。

龚庭杰画了三天,村口多了这幅墙绘“清江拉纤”图。石帮开山凿石、船帮行船走货、客帮洽谈生意……在他的画笔下,古老的“三帮”文化得以重现,让人仿佛回到百年前的白鸭垴,石料出山、帆船竞渡、商贾纵横……

“清江拉纤”图。图片来源:极目新闻

此后半年间,“围炉夜话”“小榨工艺”“清江放排”……这些白鸭垴村的集体记忆被陆续搬到村里的墙上,化为五彩斑斓的墙绘,不仅给村容村貌添了色彩,又勾起乡亲们的回忆。到现在,龚庭杰在家乡创作的墙绘作品已有100多幅。

龚庭杰画的墙绘“围炉夜话”。图片来源:央广网

一开始,村民们只是觉得墙绘让村子变得好看、有趣了。后来,大家发现,每逢节假日,城里的人会开着车来到这里,看墙绘、赏风景、吃农家菜。

“展示出白鸭垴鲜明的特色,才能吸引城里人来消费。否则,千篇一律,人家就没必要大老远跑过来。文化自信,你首先要自信,你要觉得这个东西是好的,才能感染别人。”龚庭杰认为,墙绘只是一个形式,它把白鸭垴的文化特色具象化,一目了然,容易变成本地标签,说起白鸭垴就想到画,想到背后的民间故事和风物人情。

好山、好水、好故事,有了这几个亮点,白鸭垴村成功打造了“故事村”品牌,吸引近千万元的外地客商投资,摸索出一条生态文旅发展之路。

龚庭杰。图片来源:央广网

2021年,龚庭杰获评“2021年度感动宜昌新闻人物”“宜都楷模”等称号,“乡村振兴是个大舞台,我要用画笔为家乡添彩。”龚庭杰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乡村文化是乡村的根,也是乡村的魂,是吸引人才的“法宝”,也是乡村振兴的动力。因为乡愁,无数像龚庭杰一样的青年正投身于助力乡村振兴的事业中,而通过传播、传承乡村文化,他们将号召更多的人来助力乡村振兴。

(综合央广网、湖北日报、荆楚网、三峡晚报、极目新闻等报道)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