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大学,走出大山,走向更大舞台,是多年来深山学子的不二选择,谁知杨宁却成了村里唯一的“逆行者”。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
如果不是经人介绍,很难让人相信这些荣誉的获得者,会是眼前这位常年穿着一件套头衫,脚蹬一双解放鞋,质朴得像山花一样的“85后”苗家妹子。她叫杨宁,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杨宁(左二)与驻村工作队员入户调研。(图片来源:央广网)
老村主任的一句话,女研究生决定回村任职
江门村地处深山、信息闭塞。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1000余元,是国家重点扶贫县的一个偏远村庄。
那一年,杨宁以优异的成绩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业,当时已有单位要录用她。但“百善孝为先”,生病且无人照顾的奶奶令她放心不下,是到大山外的世界闯荡还是回家乡做村干部成了她两难的选择。在进村任职的前夜,她在县城宾馆里默默地流泪。
最后,老村主任的一句话打动了她:“城里多你一个大学生不多,少你一个不少,但是村里多一个大学生就很了不起。”她决定回到江门村。
天亮了,杨宁收拾心情,迎着阳光翻开了人生中崭新的一页——成为了江门村首位女大学生村干部。
“山里的大学生都往外跑,你却从山外跑回来!”起初,杨宁听得最多的是这样的话。考上大学,走出大山,走向更大舞台,是多年来深山学子的不二选择,谁知杨宁却成了村里唯一的“逆行者”。
穿着奶奶送的解放鞋,开启乡村振兴“长征路”
杨宁的奶奶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一手带大杨宁,从小就给她讲红七军过苗寨的故事,奶奶质朴、善良、常怀感恩之心的品质让她从小耳濡目染。“奶奶觉得在哪儿工作都是工作,能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一点事情,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杨宁说。
杨宁回村后的一个晚上,奶奶送给她一双解放鞋,对她说:“一定要脚踏实地去为我们家乡的群众做事,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情,都要很认真地去做。”“从那时起,为乡亲们的幸福而奋斗就成为了我的初心,也是我的长征。”杨宁坚定地表示。
到任第一天,杨宁特意换上这双解放鞋,坐上村主任的摩托车下村入户。一位村民看着杨宁的解放鞋,说了一句话,让杨宁心里暖暖的:“这个阿妹不错,懂得穿解放鞋,是个做事的人。”
放弃考公务员机会,她把根扎在了深山苗寨
从入户时摔下田埂,到与村民一起劳作、谋划村里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杨宁诚心实意地回报着这片生她养她的苗乡土地。
杨宁(图片来源:广西日报)
2016年7月的一天,杨宁下村时发现一位姓董的大嫂挑着西瓜下山,坐班车到镇上挨家挨户地兜售,忙活一天也没卖出多少西瓜。为了帮助她,杨宁把董大嫂挑西瓜下山的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并配上一句文字“泉水灌溉的高山西瓜”,想不到西瓜大受欢迎,都卖了出去。
很快,大学生村干部任期结束了。村民们希望杨宁留在村里多干几年,也希望她能有一个更好的平台。有村民说:“小杨很好,我们都喜欢她。只要销路好,我们都愿意和她一起种植西瓜,发展产业。但是村里条件不好,她应该去更好的地方发展。”当了两年的大学生村官,无论是考公务员还是进入企事业单位,都会有相应的优惠政策。
“回到家乡,我也探索着尝试了很多道路,但还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还没有真正实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目标。我也意识到,农村确实需要有想法,敢干事的年轻带头人。”杨宁坚定地做出选择——留在农村。2017年村委会换届选举,杨宁成为融水县第一位大学生女村委会主任。
12年春华秋实,她带领村民编织致富梦想
除了发展高山泉水西瓜、高山水稻等特色产业,杨宁还组织村里的留守妇女创办“苗阿嫂”品牌,销售其他农产品,实现户均增收3200多元;她带领农村创业青年成立的“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创下三年销售贫困户特色农产品900多万元的成绩。
2020年,在杨宁带领下,江门村94户326人成功脱贫,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2021年2月25日,杨宁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这是最高荣誉,也是责任、使命和担当!我们村干部要继续努力加油干!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获奖后的她,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话。
2021年2月25日,杨宁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图片来源:南国早报)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12年春华秋实,杨宁付出了青春和汗水,也收获了肯定与荣誉。
面对荣誉,杨宁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的梦想就是用自己的知识带领家乡的苗族乡亲们靠自己的力量脱贫致富。我一定要把我们的苗寨建设好,跟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我相信我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综合人民网、央广网、广西日报等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