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哈,大家好,我是九妹。"标志性的笑声,朴素的穿搭,没有重重的滤镜……如果不是数据说话,你很难相信,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会是“千万网红”,她就是甘有琴。
“哈哈哈哈哈,大家好,我是九妹。”标志性的笑声,朴素的穿搭,没有重重的滤镜……如果不是数据说话,你很难相信,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会是“千万网红”。她就是甘有琴。
“我只是拍摄自己的生活,没有想过会成为网红,更没有想到会做电商,还能带动村民致富。”甘有琴的话语跟她本人一样朴实无华,就是这样一个真实到不起眼的人,将一个个“没想过”变为了现实。
从农村妇女到网红“主播”
今年已经41岁的甘有琴,是广西灵山县三海街道苏屋塘村一名普通妇女。之前在外打工的她因为孩子和老人的缘故,在2002年回到家乡务农。
“每天起早摸黑,早上去地里干农活儿,晚上回家煮饭收拾家里,照顾孩子和家里的老人。”那时的甘有琴没有想到,自己的生活还会有另一种可能。
2017年,毕业于天津财经大学影视专业的侄子选择回乡创业。当时他正尝试拍摄一些乡村小视频发到网上,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主角人选,于是就劝热爱制作美食的甘有琴试试。谁也没想到一次偶然的“触网”,让这个久居乡下的农村主妇意外打开了与外面世界沟通的一扇窗。
甘有琴资料图
“刚开始纯粹是觉得好玩,跟着年轻人娱乐一下。”甘有琴说。因在家中排行老九,村里人平时都叫甘有琴“九妹”,大家决定以“巧妇9妹”为名运营一个短视频社交媒体账号。2017年5月,当“巧妇9妹”发出了第一条短视频后,播放量很快就达到20多万。就这样,甘有琴开启了她的“网红”生涯。
起初,“巧妇9妹”只是被定型为美食博主,但随着粉丝量的不断增加,侄子提出,不能只拍一个类型的题材,观众会厌倦。于是在拍摄美食制作的同时也会加入一些乡村生活类的小视频。炒菜做饭、田间劳作、撒网捕鱼、爬树摘果……这些看似再普通不过的农间小事,却在短短几个月,给“巧妇9妹”积累了大量的粉丝。
带着乡亲一起“飞”
作为博主最主要的就是每天开通直播和粉丝聊天,由于甘有琴经常会把自己上山给果树施肥、成熟时摘果子等过程发在网上,久而久之,很多粉丝在下面留言:“九妹家的水果好新鲜,可以卖点给我吗?”类似的询问越来越多,她便筹划开了一个网店,专门销售家乡的特产,结果订单一路飙升到近10万斤,完全超出了甘有琴家里的水果量。于是,她便与家乡的村民们商量,把大家的水果一起卖出去。
“有了互联网,卖水果就很方便了。我们白天摘果,下午就可以把这些水果打包发到全国各地。不仅我自己种的水果不愁卖,村里的水果也都有了销路。”就这样,甘有琴凭着一己之力带动家乡经济的发展,真正成了国家所倡导的“扶贫”政策的实践者。
发挥网红效应 多形式助力扶贫事业
随着线上线下需求越来越大,甘有琴在灵山县灵城街道白水村建起了自己的电商基地,主要销售当地的农副产品。截至2020年,共带动全县“线上线下”销售荔枝等农产品15万吨,销售额约50亿元,3万多贫困户因此受益。
此外,“巧妇9妹”还与灵山县多个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培育发展加盟农产品基地180多个,其中1200多户农民的1.5万多亩果园成为“巧妇9妹”合作的致富果园。一些农产品滞销的地方也邀请她帮忙推销,她曾创下一夜卖出15万斤滞销芒果的纪录。家乡特产拓宽了销路,乡亲们脸上多了笑容,甘有琴的理想信念也更加坚定,一定要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上图为甘有琴(左)与搭档一起在直播中推销黑米粽;下图为甘有琴(右)与搭档在直播中。(资料图新华社记者曹祎铭摄)
如今的甘有琴不仅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也获得了人生成就感。正如她在视频平台上简介里写道:做真实的自己,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这就是她对自己最好的注解。
(综合自澎湃新闻、新华网、央视网、中国妇女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