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鸟巢”补妆的团队

作者|张杨
  • 故事人物
    • 李刚
  • 故事地点
    • 中国
    • 北京市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中工网
  • 发表时间
    • 2022-02-09

冬奥会开幕式的顺利举行,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自信、开放的中国,也让“鸟巢”成为全球第一个“双奥体育场”。对李刚来说,尽管项目已告一段落, 但建设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却让他终身难忘。

2月4日晚,当万千烟花在“鸟巢”上空点亮,中国北京第24届冬奥会开幕式顺利结束,这一刻让中建八局西南公司的李刚欣慰不已。作为“鸟巢”翻新改造项目的项目经理,接手这样一个项目,对他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自2008年成功举办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来,“鸟巢”至今已累计接待中外游客超过3500万人次,与故宫、长城一般,已成为北京的地标之一。冬奥会开幕式的顺利举行,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自信、开放的中国,也让“鸟巢”成为全球第一个“双奥体育场”。

对李刚来说,尽管项目已告一段落, 但建设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却让他终身难忘。

fileImg

施工改造现场 受访者供图

鸟巢冬奥会场馆翻新改造面积约10万平方米,包含22个单项内容。为高质量完成改造任务,项目团队前期多次进行现场摸排,针对不同施工条件,强化技术攻关,编制针对性施工方案,有序组织现场施工。

“鸟巢”外层是钢结构,外立面上的氟碳漆多处出现了老化现象。项目团队进场后就着手进行顶面平面整体翻新和屋顶钢梁侧立面、四周立面点状修补工作。团队先将外立面钢结构除锈打磨至结构层,待修补干透后用砂纸进行打磨,待表面平整、光滑后,基层用原子灰修补找平后刷漆。翻新完毕后,“鸟巢”又焕发出新的光彩。

“我们的工作是相当于给‘鸟巢’补了一次妆,在冬奥会期间展示的,就是它的‘美颜效果’。”李刚说。

改造过程中,为更新升级制冷机组制冷效果,项目成立水暖攻坚小组,对冷水机组进行逐一排查,逐次调试,最终通过更换密封圈、导叶马达,清洗内部管路,添加润滑油、制冷剂等措施,避免了整个场馆制冷机组的更换。

“绿色办奥的理念始终贯穿在我们整个改造工作中。”李刚介绍,为了更好延续和彰显人文奥运理念,在卫生间系统的改造中,项目团队通过在卫生间增加电热水器的方式解决热水供应问题,同时配合采暖温控器的升级改造,实现精准控温、节能降耗,保证场馆室内温度的舒适恒定。项目团队还对现有101间无障碍卫生间、100间友好厕位进行改造,新增了无障碍坡道和各种人性化设施,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让大家印象深刻的还有“鸟巢”焕然一新的景观照明系统。项目部充分利用原有设备管线,以高标准LED灯具替换原有光源,对屋顶PTFE膜、立面钢架、看台红墙部位的亮度、均匀度和眩光点及曝光点进行了提升。

“改造后,通过运行模式控制,不仅可以达到30%的节能效果,还能根据不同时段需求呈现更多元化的灯光效果,打造标志性城市夜景名片。”李刚说。

经过中建八局的匠心营造,2月4日,全新的鸟巢以完美的姿态呈现在各国体育健儿眼中,而“基建狂魔”的“工匠精神”,无疑将给这个传奇的体育场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