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留小区后十几名快递员化身志愿者:“既然留下了,就做点擅长的事”

  • 故事人物
    • 彭东方
    • 张婷
  • 故事地点
    • 中国
    • 北京市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中工网
  • 发表时间
    • 2021-12-10

分拣、运输、上门送货,12月6日,快递员彭东方和爱人张婷忙到晚上快10点才终于回到家里。他们说,马上“双十二”了,居民的网购热情比往常更高,货量也大了不少。

分拣、运输、上门送货,12月6日,快递员彭东方和爱人张婷忙到晚上快10点才终于回到家里。他们说,马上“双十二”了,居民的网购热情比往常更高,货量也大了不少。

因疫情防控需要,11月1日晚,素有“亚洲最大社区”之称的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的其中一个分社区——北二区实施临时管控。上万名群众被隔离,包括被隔离在小区之内的十几名快递员,彭东方夫妇就是其中的两名。经历了最初的焦虑恐慌后,快递员们有序组织起来,成立应急保障配送队,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志愿为居民配送物资,不仅解了居民的燃眉之急,也给自己留下了一段“共患难”的难忘经历。

fileImg

应急保障配送队天北快递小哥团队

“怎么不让出小区了?”

“怎么不让出小区了?”11月1日晚上7点多,作为家属快递员帮爱人彭东方送快递的张婷从天通苑北二区的一个门打听到另一个门,得到的答案是“因疫情原因实施临时管控”。而在妻子焦急地打来电话之前,对彭东方来说,这一天还只是“双十一”开门红的日子。

这天,凌晨4点多,彭东方便早早起床,拣货、送货,数不清多少次往返于站点和小区之间。然而,还没来得及回去取剩下的货,彭东方和妻子便被隔离在了小区里。

和彭东方夫妇遇到同样情况的,还有快递员刘佳喜。从客户家取完件出来,刘佳喜发现自己不能出小区了,第一反应就是“得先发出刚取的货”。于是,刘佳喜赶紧向公司汇报,请求派同事在外接应,拜托门卫大哥帮忙把货递了出去。

对于快递员们来说,那是一个不眠之夜。快递员赵武蜷缩在三轮车里,冷得难以入睡。彭东方夫妇只能靠小跑取暖,停下来的时候就坐在三轮车上聊天,一边互相安慰,一边担忧如果被隔离没法送货,又该如何支付孩子的学费、老家的房贷。

收获温暖,也传递温暖

“37号楼有一个阿姨,给我们做了米饭、粉条、豆腐,可香了”“41号楼的居民建了临时微信群,有人发现我们无处可去,在群里发了我们的照片,好多人开始给我们送棉衣棉被,装了满满两车”“36号楼的一位居民怕晚上太冷,主动提出让我们去家里过夜”……在快递员们的记忆中,无数温暖的人,就分布在天通苑北二区的41栋楼里。

与此同时,街道、社区、快递协会、快递公司也迅速展开行动,为滞留的快递员提供更为完善的保障。11月2日,社区安排好了快递员的食宿,并请求快递协会帮助,解决居民物资配送问题。北京市快递协会秘书长杨建介绍,协会为快递员们提供了羽绒外套、围巾、护膝、暖水杯等物资,又考虑到这些快递员很熟悉小区情况,于是和社区一起鼓励他们成为志愿者。

“当然可以了,我们愿意帮忙!”赵武说,相比在酒店隔离,能为居民做些自己擅长的事情更有意义。就这样,快递员们收获温暖,也传递温暖。由19名快递员、外卖员组成的应急保障配送队开始穿行在天通苑北二区的楼宇之间,和社区工作者、安保人员一起,为居民生活提供保障。

半个月的志愿配送路

在半个月的志愿配送时间里,除了配送食品和生活物资,给很多快递员留下深刻记忆的,是帮一些家庭找药送药的经历。“有一位老人患有心脏病,小区一封闭就断药了,网上买来的药混杂在大量物资中,我找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送过去时老人一个劲儿地谢我。”刘佳喜说。

11月17日晚7点,昌平区天通苑北二区31栋楼解封。许多居民靠外出美餐一顿来庆祝,这些快递员却是骑车直奔站点,看是否能赶上再送一批货。他们要趁着“双十一”余温未过,抓紧时间多派些件。

“现在再送货的时候,小区里多了很多熟悉的面孔,感觉也不一样了。”刘佳喜觉得,经历过志愿服务后,自己现在对配送的这片区域有了更深的感情。“要是让我换去其他地方,我肯定舍不得”。他说。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