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盐工:凌晨两点开始忙碌

  • 故事人物
    • 张很召
    • 胡国祥
    • 张明光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浙江省
    • 宁波市
    • 北仑区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中工网
  • 发表时间
    • 2021-10-22

海盐晒制是一门古老的技艺,它以海水为原料,利用滩涂盐田结合日光蒸发,通过日晒、调卤、结晶等方法,使盐卤自然结晶成原盐。2008年,海盐晒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月4日,凌晨两点,当很多人还在熟睡的时候,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白峰街道外峙村,盐场晒盐工们头戴探照灯帽子,身穿雨鞋,手拿盐耙,在黑暗中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凌晨两点,盐工沈位友开始铲盐

海盐晒制是一门古老的技艺,它以海水为原料,利用滩涂盐田结合日光蒸发,通过日晒、调卤、结晶等方法,使盐卤自然结晶成原盐。2008年,海盐晒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盐工沈成芳用铁锹铲盐

亮晶晶盐的背后,是盐工们晒盐、制盐的艰辛。250亩盐场被分成6块盐田,每块盐田里,五六名工人为一组开始捞盐。70多岁的张很召和妻子在盐田里摸爬滚打近40年,由于长期暴晒,两人都皮肤黝黑。张很召说,从海水变成盐,需要20多道步骤。用抽水泵引入海水,海水的盐度一般是1至2度。沉淀海水中的杂质,大概需要一天时间。

盐工顾信祥、郑爱丰夫妇在收原盐

每年的6到8月是晒盐的旺季,温度越高,出盐越快。为了提高产量,张行召从头天晚上就开始准备,次日凌晨起床干活,一直要忙到下午四五点。烈日下,衣服每天被汗水浸湿好几次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张很召坦言,夏季最怕遇上台风,因为暴雨一下、台风一刮,淡水和着卤水流进盐田里,全化了,前期的努力都会白费。

盐工郑爱丰的脸上布满汗水

晒盐过程中有一项繁琐的工序——旋盐,行话叫做“打花”,就是拉着粗绳沿着卤水池走一遍,绳子的一头装着粗盐,就在池子的中央。天气炎热,卤水蒸发快,要定时旋盐,这样能让盐的结晶体更加均匀细腻。“收盐可以避开高温时段,但‘打花’就没办法了,只能顶着高温出去。”59岁的胡国祥说,基本上每隔半小时就要“打花”一趟,累了就在一旁的简易棚里稍微眯一会,这样下来一天要“打花”50多次,直到晒盐结束。

盐工顾信祥挑着百余斤的原盐步出卤池

说起盐工们的辛劳,外峙村党支部书记张明光深有感触。“铲盐、装盐、挑盐,再倒入路边的盐堆,盐工们不停重复着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每个筐有七八十斤重,要挑着两个筐从田埂走到盐堆。”

盐工沈位友与妻子收盐后,将卤池中的废水排空

盐工张亮君将箩筐内的原盐铲到集中堆放点

夕阳西下,忙碌的盐场趋于宁静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