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密:传统浆点豆腐 成农家致富“金块”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新密市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人民网
  • 发表时间
    • 2021-10-23

豆腐是一种营养丰富又历史悠久的食材,2014年,“豆腐传统制作技艺”入选中国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fileImg

洗豆,选择品质优良的大豆,洗掉所含的杂质,得到纯净的大豆。

豆腐是一种营养丰富又历史悠久的食材,2014年,“豆腐传统制作技艺”入选中国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家住河南省新密市楼院村的邢学功可谓是“豆腐世家”,邢家四代人坚持做豆腐。而从他开始,让豆腐走出了大山,也带领全家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近年来,当地发展旅游产业,带动柴鸡、邢家豆腐、“密二花”、小米、柿子醋等农副产品产销两旺,实现群众年直接经济收入3200余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04元,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fileImg

泡豆,使大豆吸水膨胀,利于大豆粉碎后提取其中的蛋白质。

fileImg
磨浆,经过浸泡的大豆,蛋白体膜变得松脆,磨碎后的豆糊采用平筛、卧式离心筛分离,充分提取豆浆。

fileImg

滤浆,将煮熟的豆浆倒入特制的纱布中,经过不断地摇晃,滤出豆渣。

fileImg

点浆,将浆水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加入熟豆浆中,使大豆蛋白质溶胶变成凝胶,形成豆腐脑。

fileImg

取浆,将豆腐脑中多余的浆水舀出,以备下次点浆使用,或者卖掉,这可是上好的豆浆。 

fileImg

定型,将豆腐脑放入模具,用纱布包好。

fileImg

成型,经过几个小时的压制,豆腐成型,成为具有一定含水量和弹性、韧性的传统浆点豆腐。

fileImg

切块,用刀将成型的豆腐切成适量大小,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