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嫁到国家级贫困县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双兴村的赵丽杰,用自己的嫁妆钱购买拖拉机开进小山村,在村里搞土地流转,并在村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们种起了有机杂粮,让乡亲们最大程度得到土地收益。
当年嫁到国家级贫困县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双兴村的赵丽杰,用自己的嫁妆钱购买拖拉机开进小山村,在村里搞土地流转,并在村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们种起了有机杂粮,让乡亲们最大程度得到土地收益。每到冬天,她又带领冬闲时节在家的妇女们做起粘豆包,提升收入,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赵丽杰
2020 年末,寒冬的林西被积雪包裹。在赵丽杰位于县城西边的合作社一楼展厅里,整齐地陈列着她 的“双兴老三区”品牌杂粮。在专门的一个文件柜里,近百本红红的奖状和金灿灿的奖杯挤得满满当当。内蒙古党委派驻赤峰市林西县脱贫攻坚工作总队队长、自治区妇联副主席郑剑虹,指着满屋子包装精美的杂 粮产品对记者说:“这个 1987 年出生的小媳妇可了不得,当初用自己的嫁妆钱买了拖拉机,自己还会开 好多种农机具,现在她是林西县有名的致富带头人,还上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呢。”
新媳妇发誓拔穷根
2012 年,赵丽杰嫁到了林西县双兴村,当时这 里是国家级贫困县,老百姓长期靠天吃饭,赵立杰被 小山村的贫困震惊了,“我来的时候,村里没有一条 公路,手机没信号,房子也都破旧不堪。”赵丽杰说。
当时,很多村民断言,这个漂亮的小媳妇儿待不长。可不久后,一台小拖拉机开进了小山村,这是赵 丽杰用自己的嫁妆钱买的。接着,她又开始在村里搞土地流转,把上了年纪的村民的 300亩土地整合过来, 小两口没白天没黑夜地在地里干。秋天的时候,一下子打了 10 多万斤粮食,震惊了全村。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赵丽杰笑着说“很多人都不相信,还上我们家院子,查粮食袋子来了。”
2017 年,赵丽杰成立了荣盛达种植农民专业合 作社,带领乡亲们种起了有机杂粮。经过六七年的打拼,现在她已经流土地 6500 亩,托管 3.2 万亩,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已有各种农用机械 38 台,合作社 让 3500 多名农民人均增收 3000 余元。如今,合作社年加工有机杂粮 3400 吨,年销售额 900 多万元,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为了让乡亲们最大程度得到土地收益,赵丽杰想出了一个以地养老的办法,对长期弃耕的土地,合作社用高于市场的价格流转,让村民得到流转收益,对有部分劳动能力的村民进行土地托管,减免 20% 的费用,用高于市场价格 0.1 元的标准回收原粮,对有劳动能力无资金的村民,引导他们加入合作社,让他们得到入股分红和工资的双重收益。
从出嫁偏远山村的小媳妇,到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再到发誓带领周围十里八村乡亲们抱团致富的主心骨,赵丽杰为偏远乡村蹚出了一条脱贫新路,先后被评选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自治区劳模和道德模范。
“笨办法”做出好产品
“每年一上冻,我们就开始蒸粘豆包,因为只有到这个季节,豆包在外面才能冻实,我们蒸的豆包从来不在冰箱里冷冻,因为那样豆包不但颜色会变白,而且也失去传统的味道。”说话间,赵丽杰掀开锅盖,一锅热气腾腾的豆包呈现在记者眼前。
2021 年年初,记者走进赵丽杰家,整个院子都 散发着粘豆包的香气,几个身穿白大褂的妇女正在院子里忙碌着,将刚刚放凉定型的粘豆包一个一个摆放 在大“盖顶”上,金黄的豆包在阳光的照射下,像盛开的鲜花格外好看。走进屋内,几个戴着厨师帽的妇女正在赵丽杰的指导下和面、包馅、团豆包,工人邱桂花说:“这两年,在她的带动下,冬闲时节蒸豆包,成了村里妇女们一项很好的工作。我们用的是传统的笨办法做出来的豆包,格外好吃,销量也好。在这里打工,每天能挣到 150 元钱。”
原来一进入冬月,很多妇女就开始“猫冬”,如今村民们都忙着蒸豆包赚钱,通过网络销售渠道,小小粘豆包摇身一变,在网上成了畅销美食。赵丽杰说:“我是农村孩子,从小看着母亲蒸粘豆包,东北老式制作粘豆包这项传统技艺不能丢,必须把它传承下去。”
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妈就喜欢吃粘豆包,赵丽杰第一次给她送货时,她品尝之后说太酸了,第二次又 说太甜了,反反复复调整了很多次,她还是不满意。有人看不过去,就劝赵丽杰别卖给她了,大家都觉得好吃的东西,就她这么刁钻,又不少她这一个顾客。赵丽杰却主动一次又一次送货上门,让大妈提意见,第六次大妈终于激动地说:“嗯,就是这个味儿,像我妈妈蒸的粘豆包!”从此,这位大妈不但不挑剔了,还成了双兴粘豆包最忠实的“粉丝”。
如今,粘豆包的销售代理有21名,产品供不应求。2019 年 2 月,双兴村粘豆包面食入驻林西县小食品集中加工区,政府免费提供了183平方米的生产场地。村民韩国花高兴地说:“我一冬天在丽杰这儿做粘豆包,能挣两三万元,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
“临近春节的时候,粘豆包供不应求,得提前打电话或在网上预订,每斤7元钱。去年,受疫情影响,粘豆包销售近 30 万斤,与往年相比少收入 10 万多元,不过,有物在,就不怕没收入。”赵丽杰面对疫情,内心依然很坚强。
让周围的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
如今,赵丽杰依托合作社,又建设了占地面积 50 亩的设施农业大棚27个,成功种植平菇、滑子菇 等食用菌 60 万棒。建设厂房 400 平方米,冷库 160 平方米。
七合堂村贫困户赵贵花,丈夫早逝,一个人拉扯着孩子日子过得很艰难。2018 年,赵丽杰让她来合作社工作,一年能挣4万元,生活有了保障。赵丽杰说:“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所在的双兴村的贫困户基本都脱贫了,我现在帮助的是全镇需要咱搭把手的农户。”
张汉文是村里的贫困户,半身不遂,老伴儿患有精神疾病,前几年,儿子也不幸患上脑瘤,家里缺乏劳动力,脱贫无望。近年来,赵丽杰一直对他家的土地义务耕种,又买来5只小羊羔,送去草料。现在,张汉文家每年收入近3万元,彻底实现脱贫。体弱多病的贫困户崔玉干不了重活,赵丽杰就帮他申请贷款买了20只羊,把他家的土地托管给合作社,每年秋天把成车的草料运到崔玉家,现在崔玉家已有50多只羊,还清了贷款,顺利脱了贫。崔玉激动地说:“是丽杰这孩子帮我一家过上了好日子!”
双兴村村民高福生大爷和老伴欠了外债,整天愁眉苦脸。2016 年起,在赵丽杰的带领下开始种植杂粮,冬季蒸做粘豆包,一年的时间就还清了外债。现在,老两口都在赵丽杰家庭农场干活儿,一个月5000多块钱的收入,天天乐呵呵的,逢人便说:“丽杰这姑娘真好,我们村里人都沾她的光。”
赵丽杰对记者说:“国家给了我这么多荣誉, 我必须再接再厉,带领大家过好日子。下一步我打算种养结合,让村民从养殖这块也能增收。我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我要把双兴杂粮进行精品化、多样化打造,继续提档升级,乘坐乡村振兴的快车,带领本村及周边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赵丽杰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