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担任新寨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那一天起,她就奔波在新寨村的田间地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在她的带领下,新寨村最终实现了全村脱贫出列。
鲁凤珊,云南省昌宁县大田坝镇新寨村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新寨村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产业传统单一,贫困程度深,基础设施薄弱,脱贫难度大。自从担任新寨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那一天起,她就奔波在新寨村的田间地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搞卫生整治环境、建市场搞活经济、办培训激发动力,她坚信只要敢想办法,办法就一定比困难多。在她的带领下,新寨村最终实现了全村脱贫出列。
鲁凤珊在讲解茶叶品类和新寨村茶叶品牌化发展情况。马林 / 摄
“自从在村子里建起了农产品交易市场,不少村民陆续做起了小买卖,不但可以赚点钱还能照顾家里,市场里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将会成为我们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云南省昌宁县大田坝镇新寨村村委会党总支书记鲁凤珊告诉记者,得益于近几年扶贫项目的支持,交易市场的建成一方面壮大了集体经济收入,一方面带动农户自发搞起“小买卖”实现收入增长。
“新寨村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551 户中 318户是贫困户,群众收入主要靠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产业传统单一,收入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加之村道路、饮水等基础设施薄弱,脱贫难度大。”自从 2016 年 4 月担任新寨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那一天起,鲁凤珊就奔波在新寨村的田间地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想脱贫,从整治环境下手
在新寨村三沟水村民小组,环境卫生令人眼前一亮,之前遍地的垃圾不见了,破损的墙面修缮一新,房前屋后干干净净,道路两侧整洁有序。
鲁凤珊告诉记者,新寨村以开展“五亮、五比、五促”活动为契机,将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通知、干净整洁村的标准宣传到家家户户,通知群众限期自行处理村道、屋前屋后乱堆乱放的建筑物、杂物、柴草及废旧农具。
为提高村民的卫生意识,加强卫生习惯的养成,新寨村实行党员干部分区包片监督卫生和村民卫生日常评比制度。依托“三深入”工作的开展,挂包干部帮扶农户的同时还要督促日常卫生的打扫清洁。在卫生评比上,实行一月一大评,半月一小评,旨在督促家家户户清洁卫生和保持效果的习惯养成,形成人人爱干净、爱劳动的新风尚。
建市场,带动村民搞活经济
2016 年 4 月之前,鲁凤珊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在当地的销售主管、网点经理。身为村级后备干部的鲁凤珊在组织需要的时候,毅然辞职,回村挑起脱贫攻坚重担。
面对300多户贫困户,鲁凤珊挨家挨户摸清情况,带领扶贫工作队员分析贫困原因。“有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害怕困难。”清新湾市场是鲁凤珊上任后为村子做的第一件大事。“以前买个东西都要走很远的路,现在就在家门口,4 天一个集,方便多了。”一位村民高兴地说,不仅买东西方便,他们还能在里面做生意挣钱。
鲁凤珊告诉记者,清新湾市场有 400 多平方米,20 个商铺、16 个室内摊位、30 多个露天摊位。每到赶集天,市场里人山人海,蔬菜、果品、蜂蜜、小杂粮、肉类、蛋品、中药材…… 村民们日常用的生活用品市场里应有尽有。
2017 年清新湾市场开业时,大田坝镇还举办了为期 18 天的农产品交易会,镇里的农产品企业、合作社和做特产“小买卖”的村民们通过产品展销、现场制作展示、消费者品尝体验等形式,集中展示展销农畜加工产品、地方特色风味美食等。
办培训,激发内生动力
“新寨村地处天堂山深处,时常处在云雾之中,是天然茶场,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鲁凤珊告诉记者,村里大部分人家都种茶,由于制茶工艺一般,价钱一直卖不上去。
在昌宁县妇联的帮助下,新寨村举办了多次茶艺培训,把村里种茶的妇女一个不落地都培训了。不仅举办茶艺培训,鲁凤珊还以群众思想为切入点,通过文艺活动、感恩教育、政策宣讲,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树立“我想脱贫、我要脱贫”的思想理念,并培育出5 名党员示范户,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住在天然茶场里,种不好茶实在不应该。”鲁凤珊自己带头建起了茶叶加工厂,创建了“勐仙园”茶叶品牌,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鲁凤珊了解农户产业发展情况。肖文张/ 摄
“贫困村脱贫的关键,就是要发展壮大主导产业,从而增加群众收入。”上任伊始,鲁凤珊就奔走于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听取群众心声、化解群众矛盾、协调土地、规划产业发展,最终设立了核桃、茶叶两个专业合作社,带动 200 多户贫困户抱团发展。
“就算是基础薄弱,只要敢想办法,办法就一定比困难多。”就是这样勇于直面困难,对脱贫短板逐个击破,新寨村最终实现了全村脱贫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