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李延萍: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 要留住基层“守门人”

作者|阙影
  • 故事人物
    • 李延萍
  • 故事地点
    • 中国
    • 重庆市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华龙网
  • 发表时间
    • 2021-02-24

李延萍透露,她准备建议从体系、人才、国家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中医院副院长李延萍

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中医院副院长李延萍正在完善自己的建议。“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后,一些地区暴露出在农村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漏洞和短板,我对此进行了调研。”李延萍透露,她准备建议从体系、人才、国家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

用专业知识为疫情防控工作出一份力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2020年,李延萍也和其他人一样,积极投身新冠肺炎疫情救治防控中去。在疫情最紧急时期,她和专家们连续奋战数日,研究制定了《重庆市隔离病房患者中医会诊流程方案》。市中医院的专家也开展了大量中医临床诊疗,截至去年7月,全市中医参与治疗率92.61%,中医药对患者乏力、发烧、咳嗽、咽痛、纳差等症状改善有明显作用。此外,该院还承担了8个中医药应急科技攻关项目,成功研发3个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制剂,并提出患者康复期中医药调理建议方案。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她提出了加大中医药参与国家传染病防治体系建设力度等多个建议,受到国家有关部门重视。2020年,国家有关部门安排了50多亿元支持各级中医院传染病防控救治能力建设。而在重庆,市中医院已成为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和疫病防治基地的依托单位。一项项建议被采纳,让李延萍倍感骄傲和振奋。

建议补齐基层短板 留住一线“守门人”

作为医务工作者,李延萍一直心系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问题,也一直在参与突发事件现场急救新机制方面的研究。

对于其他地区疫情中暴露出在农村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漏洞和短板,她表示,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改善,但区域、城乡之间发展仍不平衡,还存在着诸如医疗物资缺乏、硬件设施不够、诊疗设备较差、药品配备不足等问题,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短板更为明显。

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后,她特别针对此方面进行了基层调研,并初步形成了一份建议。她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基层公共卫生投入,主要用于基层卫生机构改扩建、更新诊疗设备、保障药品供应、改善就医环境、提高人员待遇等,并形成稳定增长机制。同时,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人才特别是全科医生的培养,将全科医生培养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考核范畴,并建立有效激励和发展机制,留住基层一线的“守门人”。

寄望未来 川渝两地中医药界深度合作

近年来,国家不断释放中医药发展利好消息,这让李延萍对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她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重庆中医药发展也有极大促进作用。

李延萍介绍,市中医院正主动加强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等的合作,联合开展了成建制本科生大课教学、中医药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等。

“希望未来几年,川渝两地中医药界能持续加强在人才、科研、教学、产业、流通、政策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促共进。”李延萍说。对于重庆还暂缺一所独立运行的中医药高校支撑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问题,她透露,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推进中,相信不久后,重庆中医药人才现状将得到改善和优化。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