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便是年

作者|管建涛,杨思琪,谢剑飞
  • 故事人物
    • 郑莹莹
  • 故事地点
    • 中国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新华社
  • 发表时间
    • 2021-02-11

儿子在这头,妈妈在那头,一道玻璃门,成了母子间最远的距离;儿子举起双手给妈妈比心,妈妈竖起大拇指,给儿子点赞,表达着最深的思念——这是除夕当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个集中隔离点前发生的一幕。

2月11日,在哈尔滨市道外区一集中隔离点,郑莹莹和儿子顺顺隔着玻璃门“比心”。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儿子在这头,妈妈在那头,一道玻璃门,成了母子间最远的距离;儿子举起双手给妈妈比心,妈妈竖起大拇指,给儿子点赞,表达着最深的思念——这是除夕当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个集中隔离点前发生的一幕。

这位身穿白色护士服的妈妈叫郑莹莹,今年36岁,是哈尔滨市道外区人民医院一名工作人员。儿子叫顺顺,刚刚6岁。1月以来,哈尔滨发生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郑莹莹坚持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2月1日,她和同事进驻这个隔离点,作为信息联络员,为集中隔离人员服务。

“这是一个特殊的春节,儿子出生以后,我第一次不跟他一起过年。”郑莹莹说,“儿子想我,他爸带他来看我,但按照规定,我出不去,他进不来。这里也不安全,不能让他待太久,看一眼就让他快点回家。”

疫情刚发生时,郑莹莹正陪同患脑梗的父亲在家疗养,接到单位通知后就马上返岗。她的母亲在街道办事处工作,也是在疫情防控一线。无奈之下,家里临时请了一个保姆,照顾爷孙俩。

这个隔离点目前有20多名隔离人员。疫情信息上传下达,与各部门沟通联系等工作,让郑莹莹经常忙得“脚打后脑勺”,几乎每天都到夜里十二点以后才能休息。

“过年了,隔离人员都想早点回家。我收到核酸检测结果就马上告诉他们,一分钟都不耽误。”郑莹莹的微信里有10个工作群置顶。“每个群都不能静音,虽然不停看微信,但却没时间和儿子聊天。”郑莹莹说。

郑莹莹进驻隔离点后,儿子已经来看过她两次,其中一次因为临时忙起来,没看到儿子。这一次,儿子带了一枝康乃馨,临走时插在门把手上。郑莹莹守在门内,远远望着父子俩开车离去,直到消失在街角。

“看这一眼,对我们来说就是过年了。”郑莹莹说,“希望疫情快点过去,大家都能好好过年,我也能好好亲亲儿子、抱抱儿子。”

2月11日,在哈尔滨市道外区一集中隔离点,郑莹莹和儿子顺顺隔着玻璃门“亲吻”。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2月11日,在哈尔滨市道外区一集中隔离点,郑莹莹和儿子顺顺隔着玻璃门相望(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

2月11日,在哈尔滨市道外区一集中隔离点,儿子顺顺来看望郑莹莹时把一朵康乃馨插在玻璃门的把手上。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