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一直没有离开乒乓球场

作者|孙龙飞
  • 故事人物
    • 陆元盛
    • 丁松
    • 王楠
    • 张怡宁
    • 本格森
    • 容国团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人民日报
  • 发表时间
    • 2021-01-15

执教国家队期间,陆元盛曾培养出丁松、王楠、张怡宁等乒乓球国手。退休后,指导年轻球员、鼓励业余爱好者、推广乒乓球运动……陆元盛用行动温暖了乒乓球爱好者的心,也鼓励和引导了更多孩子爱上乒乓球。

2005年4月25日,陆元盛在上海体育馆带队进行赛前训练。影像中国

核心阅读

执教国家队期间,陆元盛曾培养出丁松、王楠、张怡宁等乒乓球国手。退休后,指导年轻球员、鼓励业余爱好者、推广乒乓球运动……陆元盛用行动温暖了乒乓球爱好者的心,也鼓励和引导了更多孩子爱上乒乓球。

“学打乒乓球,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中国女乒前主教练陆元盛热情地鼓励新朋友打球,“在家用光板对着墙打,练到连打100下不掉球,你就可以上球台了!”随身携带乒乓球是他的习惯,拿上球拍就能随时随地比划起来。

2005年卸任中国女乒主教练后,陆元盛的心一直没有离开乒乓球场,不论是指导年轻球员、业余爱好者,还是向群众推广乒乓球运动,他忙得不亦乐乎,希望让越来越多人感受到乒乓球运动的快乐。

关注年轻球员

鼓励突破创新

河北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被誉为乒乓球冠军的摇篮,这里也是当年陆元盛带领中国女乒常来集训的地方。退休后,陆元盛偶尔还会回到这个熟悉的地方,看到年轻运动员进行削球训练,他会忍不住上前指导。当年,他就是这样手把手地辅导中国女乒队员,培养出了王楠、张怡宁等奥运冠军。

放眼如今的世界乒坛,竞争格局愈发激烈,但陆元盛认为,对手的冲击有利于打磨国乒队员“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的顽强意志。1977年第三十四届世乒赛,陆元盛与搭档黄亮在男双1/8决赛中面对匈牙利队的挑战,决胜局陆元盛与黄亮在以11∶20落后的情况下穷追不舍,最终拿下了比赛。“‘你不要这一分,全国人民要这一分’这句训练口号曾经激励了我们,也将继续鞭策后来人。”

运动员时期的陆元盛以独特的削球技术见长,曾让世乒赛男单冠军、瑞典队选手本格森很是佩服。执教中国男乒期间,陆元盛又挖掘培养了削球选手丁松。全攻全守技术是丁松的“秘密武器”,这让他在1995年第四十三届世乒赛上出奇制胜,为中国队重夺男团冠军立下汗马功劳。

这些年,陆元盛一直关注着国内外大大小小的比赛,年轻选手的表现和成长他都看在眼里。他认为,不断创新、勇于突破自我,是运动员保持旺盛运动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现在不少年轻队员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了,但还要努力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陆元盛说,“大赛赛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要想掌控局势,就不能在平时的训练中按部就班、随大流,要自己钻研教练教不到的东西,练就自己的‘绝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投身群众体育

传播乒乓快乐

做运动员和教练的时候,陆元盛一门心思想的都是怎样在竞技场上打胜仗。放下教鞭后,他投身群众体育,想让更多人体会到乒乓球带来的快乐。从握拍到如何发力,从步伐移动到怎样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只要乒乓球爱好者有需求、有问题,陆元盛都会耐心解答。教人两招,他乐在其中。

创办于2007年的中国乒协会员联赛已逐渐发展成为国内影响力很大的业余乒乓盛会,陆元盛常常到场支持。人们对乒乓球运动的学习热情让陆元盛很兴奋,他动员更多退役世界冠军深入群众,共同推广乒乓球运动。

在陆元盛眼中,乒乓球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的运动,手机、锅铲、平底锅……万物皆可“乒乓”。因此,他发起并推广“手机乒乓球”打法,并和乒坛名宿徐寅生、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世界冠军乔红等人进行过多次精彩的手机乒乓球挑战。

受此启发,一场手机乒乓球挑战赛2020年11月在上海举行。手机代替球拍,选手之间的差距陡然变小了,业余爱好者也有了叫板专业高手的机会。由于手机屏幕少了胶皮的摩擦,旋转系数下降,看着是有机会的高球猛扣可能出台,选手们的适应过程也为比赛增加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去年,国乒队员在卡塔尔集训期间进行的手机乒乓球联欢赛走红网络。“国乒教你用手机打乒乓球”的话题备受关注,网友点赞的同时也纷纷晒出自己居家打乒乓球的视频,快乐在小球的来回之间不断传递。“这种乐趣能把乒乓球爱好者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陆元盛说。

传授孩子球技

培养未来人才

1959年,容国团在第二十五届世乒赛上为新中国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国人对乒乓球有了特殊的情感。上世纪60年代陆元盛上小学时,乒乓球是风靡全国的运动。“那时候我每天都要带着球板,只要课间铃声一响,就冲出去打球,人多就摆擂台,输了的下来,大家对乒乓球都有浓厚的兴趣。”

陆元盛发现,如今的乒乓球爱好者五六十岁的居多。“我们小时候打球尽管条件有限,也玩得津津有味。现在的孩子学业压力大,打球的少了。”

贫瘠的土壤开不出美丽的花,只有吸引更多孩子从小打乒乓球,才能夯实基础。陆元盛说:“父母、长辈带着孩子,陪着练、教着打,是个很好的途径。”

厚实的人才储备是国乒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完善中国乒乓球人才培养梯队建设,中国乒协于2020年开始组建国家青少集训队(11—14岁)和国家少儿集训队(7—10岁),有13887名青少年运动员参与了第一阶段选拔。陆元盛认为,国青、国少集训队的组建为所有适龄儿童青少年提供了实现梦想的舞台。

2019年11月,陆元盛到全国青少年乒乓球训练营观摩,并为小球员们传授发球、接发球等多项技术要领。为孩子们点拨,被陆元盛视为一件格外有意义的事,因为年龄越小的孩子可塑性越强,“他们会在心里琢磨,回去反复练习,也许一个小小动作的改变,就能对他提高球技产生很大帮助。”

这些年,退而不休的陆元盛没有停下追逐乒乓球的脚步,他的行动既温暖了无数乒乓球爱好者的心,也鼓励和引导了更多孩子爱上乒乓球。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