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要出发 雨天要出发 风雪天也要出发

作者|黄永进,吕作武,张绍斌,陈祺民
  • 故事人物
    • 聂三华
    • 吴玲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楚天都市报
  • 发表时间
    • 2020-12-10

疫情就是命令,现场就是战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武汉交通人倾尽全力运送医疗物资、接送来汉医护人员,为城市正常运转贡献公交力量。

新疆援汉医疗队员为司机聂三华点赞

1月25日,聂三华抱着被子走出家门,再次回到家里已经是4月17日,在外81天。这段时间,他行车1.2万公里,运送医护人员2.5万余人次、医疗物资500余件(箱)。

3月23日,聂三华在送即将离汉的新疆援汉医疗队医护人员上班时,全体白衣天使一起为他鼓掌,赠他一件签满名字的防护服。

在武汉公交集团,像聂三华这样的公交司机还有很多。疫情期间,共有一千多台公交车承担抗疫使命,为接送医护、社区保障作出了巨大贡献。

最后一班岗 收到满是祝福的防护服

3月23日早6点50分,聂三华比平时早10分钟来到纽宾凯怡都酒店停车场,远远的,他就看到1699号公交车上坐满了人。

聂三华快步登上车,坐在前排的医生周丽娟说:“这么多天,你一直尽心尽力陪着我们一起战斗,明天我们就要撤离了,怕来不及说再见,所以今天早晨我们全来了!”车厢内掌声响起,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为聂三华点赞。

随后,大家给聂师傅集体签名。医生胡丽萍、护士周杨在防护服上签名时说,“期待你来新疆,我给你导航。”护士辛长荣说,“感恩在武汉遇见了你。”

签名时,车厢里响起《听我说谢谢你》的歌声,聂三华哽咽了,他站定后对着大家敬了一个军礼。这是一个退伍老兵,能给的最高礼仪。

很快,防护服上写满了146名医护人员的名字。聂三华说:“你们为我的家乡拼过命,是我这辈子最敬重的人。”

当日,新疆医疗团队分管的重症病人“清零”,医护撤离,聂三华的战时使命结束。那一天,也是聂三华最后一次接送医护人员往返于宾馆与医院之间。

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武汉公交集团光谷公司驾驶员聂三华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晴天要出发 雨天要出发 风雪天也要出发

1月24日晚,妻子吴玲将年夜饭做好摆放上桌,但聂三华吃得有些心不在焉。

聂三华是公交739路驾驶员,退伍军人的敏感性让他感到,这次疫情不简单。果然,第二天,武汉公交集团组建疫情备勤车队,聂三华第一时间请战。

“当我手机里第一个接到聂三华的请战书时,我就缓了一口气。”光谷机动车队书记曹军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当时疫情发展速度很快,传染性强,这种危急关头谁能第一个站出来,就会有极强的模范带头作用。

很快,聂三华接到第一个任务:接送新疆援汉医疗队。当他抱着棉被去单位时,妻子吴玲问道:“这时候别人都往家里走,你怎么还往外面跑?”聂三华说:“我有任务。开公交车就是这样,晴天要出发,雨天要出发,风雪天也要出发。”

疫情期间,聂三华每天接送新疆援汉医疗队6次。2月份,在新疆援汉医疗队的要求下,他加入新疆援汉医疗队抢救小分队,这意味着除了白天接送医疗队,他还要随时待命,接送医疗专家抢救危重病人。专家们在紧急抢救病人期间,聂三华往往就在冰冷的车里等待四五个小时。

当时就没一点害怕和担心吗?聂三华的同事告诉记者,近两三年聂师傅帮扶老人、拾金不昧被媒体报道过30余次,服务社会早已成为职业习惯。他在疫情来临时,第一时间挺身而出,成为抗疫先锋,再自然不过。

为城市正常运转贡献公交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现场就是战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武汉交通人倾尽全力运送医疗物资、接送来汉医护人员,为城市正常运转贡献公交力量。

3月9日,中央赴湖北指导组给武汉公交集团发来感谢信,高度肯定武汉公交集团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站位大局,主动担当,强化运力组织,为数万医护人员交通出行、大批医疗物资快速中转以及城市居民生活物资的物流配送,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

疫情期间,600余台公交车,每天接送援汉医疗队员3万余人次;30余台公交车,每天定点为16家医院、18个院区提供通勤服务;500余台公交车,每天从全市165家商超门店将市民团购的物资,马不停蹄地配送至小区门口;100余台公交车,每天接送134家商超门店的员工上下班。累计运行21万车次,接送人员172万人次,运送物资496万余箱(件)。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