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抗疫前线的忠诚卫士

作者|戚帅
  • 故事人物
    • 熊素平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恩施市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天津日报
  • 发表时间
    • 2020-11-10

作为在新冠肺炎疫情抗疫前线的一名战士,42个日日夜夜的战斗,她的防护服浸满汗水、脸颊挂满勒痕,累计参与完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样本4074份。

1.jpg

熊素平正在进行检测工作资料片

没有硝烟,却有生死;没有战壕,却有战场。作为在新冠肺炎疫情抗疫前线的一名战士,42个日日夜夜的战斗,她的防护服浸满汗水、脸颊挂满勒痕,累计参与完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样本4074份。她用初心使命撑起疲惫的身躯,圆满完成了责任和使命,她就是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主管技师熊素平,她被天津市评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劳动模范,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她天津市对口支援恩施州疾控工作队“时代楷模”称号。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熊素平作为微生物检验科的业务骨干一直和同事们坚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线,承担着全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任务,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她每天最多只睡两三个小时。2月10日,在接到市卫健委对口驰援湖北恩施的通知后,熊素平主动请缨,将家中年幼的孩子托付给父母,于2月12日随天津医疗队抵达恩施市支援当地疾控中心建设。熊素平作为检验组组长,负责对口援助恩施市疾控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

面对2月3日紧急开工,2月14日才建成且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恩施市疾控中心PCR实验室,熊素平克服困难积极参与到实验室建设中,短短数日,她和天津医疗队的专家以及当地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起突破了基建、实验环境、设备调试、试剂验证、人员培训培养、预实验开展、各类文件记录编写等种种困境,填补了恩施市疾控核酸检测空白,也为今后恩施市疾控工作的发展和其他核酸检测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体系配置、样本编号、样本排序、标本留存、病毒核酸提取、到PCR扩增……由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内容琐碎繁杂,任何一个细节错误都可能导致污染,每个步骤都要求检测者具备“过硬的技术、高度的责任心、精准的操作”的素质,这项任务都容不得丝毫马虎。熊素平为恩施市疾控中心的检测人员讲解技术要领,并进行现场操作示范,尽全力帮助恩施市疾控中心提升核酸检测能力。2020年2月23日,恩施市疾控中心正式开始承担辖区90万人的核酸检测任务。为了确保实验室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节省紧缺的防护服,熊素平和检测团队的战友们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里汗水湿透了衣衫、雾化了护目镜、模糊了视线,憋气甚至于窒息感伴随着整个实验过程。实验结束后还要严格按照生物安全要求脱去防护服,将各种试验污物高压,再拖着疲惫的身躯,认真做好实验室消杀工作,保护人员、环境安全,保障生物安全。

在这里,即不是预实验,更不是演练,而是直接面对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的密接者等真实样本,与病毒零距离接触,近身搏斗。由于当地每日样本检测量都在100-400份,每次新冠病毒检测都在6小时以上,有时更是通宵作战。

在湖北援助期间,熊素平在临时党支部交特殊党费500元,为湖北慈善总会捐款500元,尽微薄之力,愿抗疫早日胜利。在恩施的这段时间,她最惦念的还是5岁的儿子,工作之余,与儿子视频,每每听到他问我“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她都无言以对……。她说:“作为一名母亲我第一次离开孩子这么久,但我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疾控系统的检验工作者,克服各种困难,都是职责所在,义不容辞。如今,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我还要践行初心与使命,把伟大的抗疫精神融入本职工作中,认真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再接再厉,以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及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