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提灯人”

作者|陈姝
  • 故事人物
    • 王秀云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中国妇女报
  • 发表时间
    • 2020-10-27

今年90周岁的王秀云尽管已是满头白发,但双目炯炯有神,看上去精神抖擞。回忆起自己70年前在朝鲜战场上的故事,一切历历在目。

今年90周岁的王秀云尽管已是满头白发,但双目炯炯有神,看上去精神抖擞。回忆起自己70年前在朝鲜战场上的故事,一切历历在目。

主动请缨上战场

1951年,王秀云从察哈尔省立中学被招入中央军委机要工程学校当护士。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得知前线急需医疗救护人员的王秀云主动请求赴朝参战,经组织批准,她从原来的军委通讯工程学院调到即将入朝的炮兵22师医院。

“当时要从学员中抽调20名女同志办个护训班,但很多女学员都想学通讯、机要、外语等专业,而我则是主动报名参加了护训班。”直到现在,王秀云回忆起自己当时的选择仍然一脸骄傲。

炮兵22师医院还是王秀云未婚夫李同盼所在的医院。“我俩是同学,父母给订的婚,已有7年多未见面。一见面喜出望外,不知说什么好。他是医院外科主任,很快就要赴朝参战,而当时的医院女医务人员则需要留在国内,暂不赴朝。”

上级领导根据王秀云和李同盼的特殊情况,破格批准了他们在“八一”建军节那天结婚,婚后一周他们随二梯队一块儿赴朝参战。

“‘八一’建军节当天晚上就结婚了,没有举行任何仪式,只买了一斤水果糖和两盒烟,一周后我们就随部队赴朝参战了。

再分开也不知道还有机会相见吗?战场上有太多未知的危险。”王秀云说,当时心里也有点害怕,但是真正走向战场时候,发现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不畏个人伤势 只为救死扶伤

据王秀云回忆,当时的医疗条件非常艰苦。志愿军作战部队前进时留给他们的简易房(防空洞),通常是靠着山坡挖好洞后,再架上木头搭个棚,铺上树枝和草、盖上土。

整个简易房只有门没有窗、阴暗潮湿、不见阳光,再经过修整就成了卫生连病房和办公室。

简陋的房间里没有电、没有电话、没有收音机,卫生连只能用一个马蹄表看时间,也接收不到任何消息。“我在卫生连除收治伤病员外,还经常跟随医生到前线参加伤员救护工作。

我和男同志一样什么都干,所以周围的战士们都叫我‘假小子卫生员’。”王秀云说起自己当时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环境,百感交集。

有一次,她在一辆大卡车上照顾伤病员,他们被敌机发现后便遭到投弹扫射,一时间车上的被服等物品着起火来,王秀云不顾个人安危,用双手推开燃烧的被服,她的手也被烧成轻伤。

由于敌机的封锁骚扰,医护人员改为白天休息,夜间工作。做手术通常用气灯、手电筒照明。病房经常用油灯、马灯、蜡烛照明。

就是在这样不见阳光、不通风、阴暗潮湿的环境下,王秀云仍然坚持给伤病员按时打针换药、喂水喂饭,自己饿了就吃两口炒面,困了就在伤病员床边铺块雨布躺一会儿……

王秀云的丈夫李同盼经常到友军207团、208团巡诊,给团卫生队的伤员做手术,“我们经常10多天不见面,总是担心他的安危。我们的蜜月就是在这样的战火纷飞、救死扶伤的工作中度过的。”王秀云说,他们的蜜月意义非凡。

挽救战士生命 不忘革命精神

王秀云所在的卫生连从1952年入朝直到战争结束,共为兄弟部队、友军、朝鲜群众实施大小手术2000多人次,为朝鲜群众免费看病3000多人次。

让王秀云最为难忘的是,一名战士右手被炮弹炸伤引发感染,经化验查出是产气荚膜梭菌引起气性坏疽,只有从肩关节高位截肢才有可能挽救伤员生命,但伤员坚决不同意。

伤员对李同盼说:“您千万不要把我的右胳膊割去,我还想治愈后重返前线杀敌立功呢!”有感于这名战士不顾伤势仍要重返前线的决心,在场的医务人员经过反复考虑后决定不截肢,而是把他肿大的右手切开,切到骨头,不留死腔,全部开放。

为了挽救这名伤员的生命,王秀云在病房里经常24小时不睡,经过她的精心护理,战士的手开始渐渐消肿,半个月后又进行了手部整形,一月后这名战士基本痊愈。

“我们虽然治好了不少伤员,但由于当时的条件和技术所限,我们实在没有能力挽救每一位伤员,有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停止呼吸。”王秀云感慨,如今身处和平年代,更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70年岁月变迁,从战火硝烟的年代到新时代,每当王秀云回想起来,都会抑制不住淌眼泪。

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经历,王秀云说,作为一名抗美援朝老战士,深感这场战争胜利的意义重大,历史不能忘却,精神代代相传。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