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喜欢骑着小电动车穿行在村里,风里雨里,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踏踏实实为大家解决实际问题,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作“放心姐”。她就是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三角镇白石村村委委员、妇联主席吴远芳。
她喜欢骑着小电动车穿行在村里,风里雨里,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踏踏实实为大家解决实际问题,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作“放心姐”。她就是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三角镇白石村村委委员、妇联主席吴远芳。
吴远芳荣获了“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广东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光荣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中国妇女十二大代表。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三角镇白石村村委委员、妇联主席吴远芳(图片来源:河源日报)
让外出妇女放心
1969年,吴远芳出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中毕业后,到广东东莞打工,结识了人生伴侣,成为了三角镇白石村的外来媳妇。后来有了孩子,夫妻俩商量,丈夫继续在外打工,吴远芳回白石村照顾孩子。
白石村村民以务农为主,村里有很多家庭都是丈夫在外打工挣钱,妻子在家操持农活、料理家务。
自1998年加入到村委会工作以来,吴远芳任劳任怨,为村民办了很多实事。“2016年12月,我们成立了村妇联,我成为了村妇联主席。我也是从一名留守妈妈过来的,知道留守妇女儿童的不容易,所以总想为他们多做点事。”吴远芳说。担任村干部20多年来,她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关心妇女和留守儿童上。
吴远芳(中)到村民家中走访(图片来源:新华网)
村民李小麦家里为了早日盖上新房子,夫妻俩选择外出打工,把年幼的孩子佳佳留给爷爷照顾。一天夜里,孩子突然发高烧,爷爷一时慌了,抱着孩子敲响了吴远芳的家门。吴远芳抱着孩子就往镇上的卫生院跑。
“走夜路心里害怕,但更怕耽误孩子的病”。当时,村里都是泥巴路,也没有路灯。跑了三公里,吴远芳终于赶到卫生院,孩子得到及时治疗。孩子病好以后,吴远芳把佳佳带在自己身边悉心照顾,直到李小麦打工回来。
“那时候我没有手机,每次打电话都要找别人借,最怕听到孩子感冒发烧的消息。自从芳姐答应帮忙照顾佳佳,我在外面打工就安心了。”李小麦感慨地说。从那以后,佳佳就称呼吴远芳为“芳妈妈”,一直未改口。
为了孩子们的心愿
白石村妇女儿童之家的活动室里面摆放着一本留言簿,妇女儿童常常把自己的心愿写在上面,请吴远芳帮忙。
每次下班前,吴远芳总是习惯性地翻阅留言簿,看看妇女儿童需要哪些帮助。这本留言簿成了吴远芳服务妇女儿童的平台。
翻阅留言簿,可以看到孩子们稚嫩的笔迹。刚开始,孩子们在留言簿里写的愿望多是想跟在外面打工的父母通电话。那时候,手机还没有普及,孩子们家里没手机,没有办法和在外打工的父母联系。知道孩子们的心愿后,吴远芳会跟孩子的父母约好时间,再把手机借给孩子,让他们与父母有一个短暂而快乐的交流。
吴远芳的手机里,保存了村里每个留守儿童父母的手机号码。每到晚上,她会到村头街尾,把手机借给孩子们打电话。孩子们打了多少个电话,自己交了多少手机话费,吴远芳自己也记不清了。
后来,村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可以用自己家的手机和父母通电话了。为了便于联系,吴远芳把外出打工父母的微信添加到老人的手机里,手把手地教老人和孩子用微信和在外的亲人进行视频聊天。
一些留守孩子性格内向,不爱表达,心里有什么话,不好意思当面讲,就在留言簿上写下来。如今,留言簿成了吴远芳和孩子沟通的桥梁。“我昨天淘气跌了一跤,很疼,但我不敢告诉奶奶,我该怎么办?”“爸爸妈妈很久没有回家啦,儿童节快到了,他们会不会想着带礼物给我呢?”孩子们的心愿简单质朴。
“孩子们的父母在外面打工,他们遇事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他们有什么需要,我都会尽可能帮他们。”吴远芳说。
从2012年设立留言簿开始,几乎村里的每个留守儿童都在留言簿上写下过心愿。每一页留言,歪歪斜斜的字迹,都承载着孩子们对吴远芳的信任。
吴远芳(后排中)和孩子们在一起(图片来源:新华网)
每次去外地开会,吴远芳刚回到村里,一群小孩子就会跑过来抱住她“芳妈妈,我好想你,这么多天没见,你去哪里了?”他们欢天喜地地围着她,那画面热烈而又温暖。
让爱心接力棒传递
2011年,吴远芳到河源市学习,了解到妇女之家的情况,萌生了在村里创建妇女儿童之家的想法。她向村委会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获得了支持。在当地政府和妇联组织的支持下,2012年,白石村在全县率先创办了村妇女儿童之家,村里的妇女儿童开展活动有了固定的场所。
“妇女儿童之家建起来了,之后的发展靠我一个人肯定不行。”在吴远芳的推动下,白石村先后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党员志愿队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爱心妈妈志愿队关注留守妇女儿童的生活,姐妹互助小组解决留守妇女在农业生产上的困难,教师志愿队帮助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成长。几支队伍分工明确,村里的老人、留守妇女和儿童都能得到帮助。“姐妹互助组成员之间互相协商,帮助做好春播备耕、水稻收割、村容清洁等互助工作。”姐妹互助组如今已成为白石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白石村妇女儿童之家成了村里妇女儿童温暖的家。
“阿芳姐这几年很辛苦,帮着村里成立了姐妹互助组,还搞起了舞蹈队,村里的姐妹们都很开心。”村民严衍凤说。
如今,李小麦、严衍凤等很多村里的妇女都加入了爱心妈妈志愿队。有个孩子的家离学校较远,中午回家吃饭不方便,李小麦主动提出,让孩子到自己家里吃午饭。李小麦说:“阿芳姐帮了我们家那么多,我也要向她学习,一起来照顾村里的孩子。”
“这就像接力棒,我影响身边人,身边人又会去帮助更多的人。”在吴远芳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走进了志愿服务的队伍,大家互帮互助,邻里关系也变得更和谐融洽起来。
只要一有时间,吴远芳就会骑着电动车在村里走访,村里有多少老人、哪些留守儿童需要照顾、谁家里种了多少亩地……这些情况她都很清楚。吴远芳说:“我喜欢在村里走走,每天绕村子走上一圈,心里就踏实了。”
如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白石村发展药材、花生、鲜花等产业,吸引城里人到白石村旅游。白石村的一些外出打工村民选择回乡,一些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每天下班后都可以回家照顾孩子,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