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旌樵:日寇鼻子底下的“侦察参谋”

  • 故事人物
    • 谭旌樵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鲁东大学
  • 发表时间
    • 2020-10-12

谭旌樵不仅能带兵打仗,在战场上是将才,在国家战略筹划、军制史编写领域也是行家。他参与和领导了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经验的编写、国家战略研究与筹划、人民防空建设规划的拟制,而且还是我国第一部兵役法的起草制定者、军制史的研究编写者。

谭旌樵(1920-2001),山东莱阳人。1934年9月考入二乡师(鲁东大学前身“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的简称),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二乡师中的“小哲学家”

1934年9月,谭旌樵考入了二乡师。

在二乡师入学考试时,发生了一个插曲。当时,与谭旌樵同桌共试的同学未带墨盒,只能与谭旌樵合用一个。由于两人在桌子上面来回使用,被时任二乡师教务主任的王哲发现,误判二人作弊,宣布扣去谭旌樵二十分。尽管这样,在八百多名考生中,谭旌樵仍然以优异成绩被录取。

二乡师在创建之初就有共产党的活动,许多教师思想进步,倾向革命,如教务主任王哲、国文教师何其芳等。在他们的引导下,谭旌樵逐渐认清了当时的国民政府、农村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当时国民党的报纸,净是所谓"剿匪成功""国军大胜"的报道。谭旌樵却反其意而读之,告诉同学们:

报纸上报道越是"剿匪"成功,越说明国民党的慌张,越说明工农红军取得的胜利越大。

农民为什么贫困?关键是地主霸占了土地。农民要摆脱受剥削的地位,就必须消灭土地私有制,使劳苦大众获得生产资料。

此时的谭旌樵,已经开始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经济学观点来分析看待问题。

课余时间,谭旌樵到阅览室、图书馆,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大众生活》《新生》《大众哲学》《八月的乡村》《毁灭》《铁流》等进步书刊,尤其是鲁迅等人的作品,并模仿鲁迅的文笔写了许多讽刺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小杂谈,在同学中间广为流传。

日寇鼻子底下的"侦察参谋"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谭旌樵与同学刘春山、任泉生、白相国、宫梅芳等一起共赴陕北。在行至徐州一个小旅店休息时,谭旌樵在旅店外面的路灯下,给家中年迈的父母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信念和决心。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自古忠孝难两全,值此国难当头之际,热血男儿当以国事为重……将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以换取中国之新生。

1937年冬,谭旌樵来到山西临汾刘村镇八路军驻晋办事处,经过考试被录取到学兵队。毕业后,谭旌樵跟随彭雪枫等同志到达河南确山县竹沟镇新四军四支队八团,被任命为中队长。1938年春,谭旌樵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1年,谭旌樵调任山东纵队司令部二科(侦察科)参谋。为了确保纵队的主力和机关安全撤离根据地,谭旌樵自告奋勇,率领部分侦察人员,携带一部电台潜伏在根据地。他带领这支小分队隐蔽在大山中,在缺粮少衣的环境中,克服种种困难,在日寇的鼻子底下“神出鬼没”,截获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完成了对敌情报的搜集,保证了主力部队和机关的安全转移,谭旌樵也成为军区有名的"侦察参谋"。

我国第一部兵役法的起草制定者

新中国成立后,谭旌樵历任中央军委作战部四处副处长、战争经验研究处第一副处长,总参谋部作战部战争经验研究处处长兼军委战略小组办公室主任,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部长,总参谋长助理。

谭旌樵不仅能带兵打仗,在战场上是将才,在国家战略筹划、军制史编写领域也是行家。他参与和领导了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经验的编写、国家战略研究与筹划、人民防空建设规划的拟制,而且还是我国第一部兵役法的起草制定者、军制史的研究编写者。他主编了《当代中国·人民解放军》《当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工作》《当代中国·抗美援朝战争》《国家军制学》等军事著作,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