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剧痴”马少波:关田两汉后 今马又一人

  • 故事人物
    • 马少波
    • 周恩来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鲁东大学
  • 发表时间
    • 2020-10-12

​马少波(1918-2009),1945年7月任胶东公学副校长。是我国杰出的剧作家、戏曲理论家、文学家,戏曲改革早期开创者之一。他1931年开始创作,1937年投身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笔剑并用。作为文人,他有投身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革命经历;作为革命者,他又有着多半个世纪的翰墨生涯。

马少波(1918-2009),1945年7月任胶东公学副校长。是我国杰出的剧作家、戏曲理论家、文学家,戏曲改革早期开创者之一。他1931年开始创作,1937年投身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笔剑并用。作为文人,他有投身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革命经历;作为革命者,他又有着多半个世纪的翰墨生涯。

1918年3月8日,马少波出生于山东掖县(今莱州市)朱由村一个穷苦渔民家中。马少波幼年读私塾,6岁入掖县第三小学,那时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实施教育维新,接触到了许多新文化新知识。10岁时因军阀混战,随父移居北京。他在京不到两年,大开眼界。他师从北大毕业的王信之学国文,随父看戏,学过吹萧,学过绘画,学过演戏,还接受了民主、科学新思潮的启迪。

13岁考入山东省立第九中学,在老师指导下创办《天外》文学周刊,自任主编,传播爱国民主思想。马少波回忆说:"刊物虽只出版了22期,像夜空中的一颗流星倏忽消失了,但当时在广大青年中起了激发爱国热情、扶正祛邪的作用。我能够与几个进步同学创办刊物,宣传新思想,和我在北京两年所受到的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是分不开的。"

中学毕业后,马少波赴省城济南,天天到山东省图书馆自修,集中精力如饥似渴地学习阅读历史、哲学,阅读中外古典文学名著,包括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汤显祖等人的剧作。这对马少波日后参加革命和创作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革命队伍里,马少波是一位部队文化工作的领导人,历任秘书,秘书长,胶东文化协会常委、会长,文学研究会主任,胜利剧团团长以及《胶东大众》《胶东文化》《胶东青年》《胶东文艺》等刊物主编。他也是文化战线上冲锋陷阵的勇士,抗战时期他与田少伯合称胶东文化艺术界的胶东"二少"。回忆这段生活时他说:"领导剧团需要排戏,需要有新剧本;编刊物需要思想活跃,力求内容丰富,文字既要通俗,又要讲究点文采,这些都迫使我在戎马倥偬中找书、读书并奋笔写作一些剧本、小说、报告文学、杂文和诗歌。"

革命需要马少波一手握枪、一手拿笔。抗日战争初期,马少波年仅20岁,已任山东纵队第五旅司令部秘书长。1941年,胶东军区八路军向盘踞在胶东半岛各县的投降派发起反投降战役取得胜利后,日伪军开始在胶东"大扫荡"。司令员许世友等军区首长决定派马少波去即墨县,对国民革命军保安十九旅司令姜黎川进行抗日统战工作,具体要求姜黎川扰袭胶济铁路线,携手反击日军在胶东的"大扫荡"。那时姜黎川已处于蒋介石所派特务的严密监视之下,不能同他公开接触。姜黎川约马少波一人夜间在他的驻军围墙内密室接谈。马少波到达指定地点后,坐进一只箩筐里,提升越过高墙到一密室会谈。达成协议后,已是拂晓时分,马少波机智地逃出虎口与联络组的战友会合,不料归途中与日伪军遭遇,马少波先下手为强,先敌开枪,掩护战友突围成功,他自己却负了伤,后被当地的群众救下。日伪军撤退后,战士们清理战场时只找到马少波的一顶礼帽和一只布鞋,于是"马少波牺牲了"的消息传开了,大家都很悲痛。县长罗竹风写好悼词、操办开追悼会时,几个民兵用担架抬着马少波回来了,大家喜出望外。此后马少波再度深入虎穴,做姜黎川的工作,使他最后下定决心,率部东上莱阳,被改编为八路军的一个旅。年仅23岁的马少波也受到胶东军区的嘉奖。

自1941年起,马少波开始戏剧创作。他根据与投降派斗争的切身感受,写出五幕话剧《指挥》。1944年马少波创作京剧《闯王进京》,借鉴郭沫若先生的《甲申三百年祭》,全剧36场,分上下两部。在舞台上塑造了李自成、李岩等农民起义领袖的艺术形象,以警示人们防止重蹈李自成的覆辙。从1945年元旦开始,胜利剧团的《闯王进京》剧组在党、政、军机关和部队、农村巡回演出,反响强烈。

1946年,马少波创作10幕话剧《太平天国》,1947年编写京剧历史剧《关羽之死》。1948年,他与张弓弩合作,将自己的同名小说《农公泊》改编为歌剧。

1948年11月,山东人民淮海前线慰问团组成,郭子化任总团长,马少波任副总团长,率领山东军区歌舞团、胶东文协胜利剧团等10个文艺团体奔赴前线,深入战地,与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指战员并肩作战,进行宣传演出,大大鼓舞了全体将士的士气。总前委领导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粟裕等观看了京剧《木兰从军》《关羽之死》等剧目,亲切接见了编演人员,给予热情的鼓励。

习仲勋齐心夫妇、迟浩田、宋任穷等祝贺马少波艺术生涯65周年

戏曲改革一直是我党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1949年6月26日,周恩来约请各解放区从事戏曲改革的部分党员干部到中南海座谈。马少波以他在山东解放区从事戏曲改革的实践经验,建议中央成立戏曲改革领导机构和研究、实验机构,进而在全国范围开展戏曲改革运动。不久,他任中华全国戏曲改革委员会筹备委员会秘书长。

马少波业余创作、修订《闯王进京》《关羽之死》,新创作《白云鄂博》《岳云》《正气歌》,把歌剧《白毛女》改编为京剧,出版论著《戏曲改革论集》《戏曲改革散论》《看戏散笔》《花雨集》等,这是他"第二个创作旺盛期"。

文革后,年近花甲的马少波重新拿起笔来,焕发出了新的艺术青春,进入了戏剧界称之为"第三个创作高潮"。他连续创作了《明镜记》《宝剑归鞘》《西厢记》《宝烛记》。

阳翰笙在为《马少波全集》所作的序言中评价说:"在党领导戏曲改革半个多世纪的征途中,既担负着组织领导的重任,又能继续抗日战争初期开始的戏曲创作生涯,不断有高水平的新作问世的,我认为唯有田汉和少波。"

马少波建国后曾多次回烟台寻访旧地。1995年适逢马少波从事文学艺术生涯65周年,他决定将自己长期积累、收藏的珍贵文化艺术资料捐献给烟台市博物馆。

2009年11月,戏剧界失去了杰出的剧作家马少波先生。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著名诗人贺敬之这样评价他:"身历烽火路,笔开艺苑春,关田两汉后,今马又一人"。"关""田"指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和当代戏剧家田汉,马即指马少波。著名戏剧家黄宗江则戏称马少波为"当代大剧痴"。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