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湘入学后,正值"九·一八事变"后期。日军已侵占东北三省,开始对整个华北地区大规模渗透式入侵,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二乡师师生响应党的号召,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日运动中。慕湘和同学一起,举行罢课游行,参加街头募捐。作为二乡师"抗日救国会"的骨干成员,慕湘带领宣传队奔赴农村,发动群众抗日。
慕湘(1916-1988),原名慕显松,1930年夏考入二乡师(鲁东大学前身“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的简称),1932年9月参加共产党,蓬莱县委最早的领导人之一,1964年晋升为少将,成为蓬莱第一位将军。
慕湘入学时,正值"九·一八事变"后期。日军已侵占东北三省,开始对整个华北地区大规模渗透式入侵,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二乡师师生响应党的号召,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日运动中。慕湘和同学一起,举行罢课游行,参加街头募捐。作为二乡师"抗日救国会"的骨干成员,慕湘带领宣传队奔赴农村,发动群众抗日。
慕湘经受住了现实斗争的残酷考验,在政治上逐渐成熟起来。慕湘入党后,以新的姿态投身于革命斗争实践中,常找同学谈心,宣传革命思想,帮助困难学生。曾和慕湘住同一个宿舍的宫明山回忆说"同慕显松朝夕相处中,他给予我许多教育和帮助,对我后来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
1933年春假返校后,根据县委指示,慕湘接替姜宗泰成为党的活动负责人。
1933年春假放假一周,同学们纷纷回家探望。我没有回蓬莱,而是跟随黄日宾到他的家乡海阳行村西黄家村去了,同行的还有刘松山等人。大家住在小学校里,在黄日宾家吃饭。这时正遇上赶庙会唱戏,我们便用小学校的油印机,赶印了一批由我起草的、以"反帝大同盟"的名义发出的传单,痛斥政府当局不抵抗政策,在戏场里散发。
(摘自《红色印记》,莱阳市委党史研究室,2012年8月。《我在莱阳乡师入党后的情况》,慕湘)
此时,中共莱阳县地下党组织在二乡师的革命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山东省当局的极大恐慌和不满,国民党山东省教育厅勒令校方对师生中的中共地下党员严加查处。到1933年,二乡师有一多半党员被开除,在此不利的情况下,慕湘被指定为该校党支部负责人。这年暑假前夕,他外出接头联络时被发现,随即被学校除名。同年秋,他转入济南正谊中学,几个月后因散发革命传单又被学校开除。12月,慕湘被派到蓬莱县,在县城青年知识分子中开展工作。他担负起草传单及宣传任务,团结一批爱好文学的进步青年,成立尘烟文艺社,成员有孙启昶、李隆生、王作泉等。他积极组织进步文学青年为当时的《蓬莱日报》副刊《尘烟》周刊撰写文章,大力宣传革命思想,并在这些青年中发展党员。
他利用这个阵地,广泛介绍鲁迅、茅盾等进步作家的作品,宣传党的救国主张。他还亲自创作了一部中篇小说《失掉双腿的人》,在《尘烟》副刊上连载后引起极大反响。
1935年冬,胶东农民武装暴动失败后,胶东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许多党员被捕,慕湘也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他得知国民党当局将要缉捕他的消息后,便秘密出走天津。在津期间,他积极参加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并秘密组织农民救国会。
1936年12月间,慕湘奉命到太原,在牺牲救国同盟会举办的民训干部团担任民先队副总队长兼第二分队队长。1937年7月,慕湘调任晋原县牺盟会特派员,宣传发动群众,组织起一支抗日游击队并任政治部主任。1938年,第二分队被缩编为山西省保安二区第一支队第二营,慕湘改任营教导员。1940年秋,慕湘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培训学习。1942年,他返回晋西北,任晋西北军区第八军分区对敌斗争委员会秘书。1945年9月,慕湘调任《抗战日报》(次年7月改名为《晋绥日报》)编辑。
解放战争时期,慕湘历任绥蒙军区陶(林)集(宁)骑兵支队政委、陶集大队政治处主任、骑兵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11旅第44团政委、第23师政治部副主任和绥远起义部队第107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代理政委等职务。
1951年,慕湘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6军第107师副政委、代理政委,率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1955年,他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1957年任北京军区装甲兵政治部主任、副政委。
1962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慕湘的长篇小说《新波旧澜》第一部《晋阳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连播后。邓拓作诗对慕湘的文学创作高度评价。
救亡抗日说从头,往事获篇青史留;
血火山川今再造,高歌千载晋阳秋。
1975年,慕湘重获自由,调任八一电影制片厂政委、党委书记。1978年4月,慕湘陆续创作完成了第二部《满山红》、第三部《汾水寒》和第四部《自由花》,到1987年,130万字的长篇巨著《新波旧澜》全部面世。慕湘还校点清末民初刘大鹏所著《晋祠志》《柳子峪志》《明仙峪记》等3部地方志共111万字;完成90万字的《华北战史》。这位有着传奇色彩的将军作家在了却夙愿之后,于1988年5月20日不幸病逝,终年72岁。
慕湘的藏书、字画、书稿等共计36467册,其中16000多本是珍本孤本。他去世后,家人遵从他的遗愿将全部图书捐献给家乡蓬莱。蓬莱市建了一栋"慕湘藏书楼",让慕湘的藏书造福后辈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