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平凡人,为何他们5位被武汉“点名表扬”

作者|李玉莹,马慧洁,金文兵,夏奕,陈俞
  • 故事人物
    • 袁传伟
    • 刘仙
    • 汪勇
    • 邵玉春
    • 丰枫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长江日报
  • 发表时间
    • 2020-09-23

都是平凡人,为何他们5位被武汉“点名表扬”?9月22日上午,这些凡人英雄的名字回响在武汉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现场……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苏州袁传伟

四川“雨衣妹妹”刘仙

“超人快递小哥”汪勇

江岸分局基层民警邵玉春

网格员丰枫……

9月22日上午

这些凡人英雄的名字回响在

武汉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表彰大会现场

苏州的袁传伟在没有其他工人的情况下,一人撑起一条防护用品的生产线。

抗疫期间,袁传伟独自在生产线上工作。本人供图

企业负责人袁传伟

同胞有难,必须要冲上前去,能帮一把是一把

“我的心中一直有个信念:同胞有难,必须要冲上前去,能帮一把是一把。当时我也只是尽己所能为武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9月22日晚,长江日报记者联系到苏州盈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袁传伟。谈到“一个人的生产线”事迹,袁传伟表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

今年大年初二,正在江苏盐城过年的袁传伟接到合作伙伴的紧急电话:疫情严重,湖北急需过氧化氢消毒器为医院消毒。合作伙伴希望袁传伟尽快复工,在2月12日前赶制1000套组装消毒器的零部件设备。

工人们全都回家了,现有物资也不能满足如此大规模的生产需求。在人力、物力等吃紧的情况下,袁传伟最终接下200套“火线订单”,连夜赶回苏州开工。

“编程、刀具、加工、调试一整套流程我都会弄,人手不够我先顶着。”原本需要5名员工协同完成的一条生产线,袁传伟一人扛了下来。为节约时间,他干脆吃住都在工厂,每天只睡两个多小时,太困了就在沙发上眯一会儿。

如今的袁传伟。本人供图

在5名员工齐备的情况下,做完全部订单200套,大约要15天,袁传伟一人只用16天就完成了全部订单,使得消毒产品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功发往火神山医院和湖北疾病防控中心。

“能早点把消毒器送往武汉抗疫一线,再辛苦也值得。”袁传伟说,他从没觉得是自己一个人战斗,正是全国人民同湖北人民、武汉人民并肩作战,才取得了今天的胜利成果。

3月17日,袁传伟火线入党。如今,全面复工复产后,袁传伟的公司买了新机器,招聘了新员工,除了原先的产品,还可生产核酸检测仪等零部件,研发工作也提上日程。“精益求精做好每件产品,在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依然能挺身而出,为国家作出贡献。”袁传伟说。

四川“雨衣妹妹”刘仙,逆行十几个小时赶赴武汉,免费为医护人员做饭送餐30余天。

刘仙在准备盒饭。本人供图

“雨衣妹妹”刘仙

你们努力救人,我努力做饭,做到不需要为止

“回想半年前,我瞬间泪如雨下,相信每一个亲身经历过的人,都会更深刻地理解与感受,这一场胜利多么来之不易,致敬英雄的湖北和武汉人民!”9月22日,长江日报记者联系上“雨衣妹妹”刘仙时,她激动地说。

24岁的刘仙来自四川成都,是一名党员。2月初,她和10名志愿者带上食材从成都出发,“逆行”14个小时到武汉,为医护人员做盒饭。从2月4日送出第一批盒饭开始,她穿着雨衣穿梭在医院,每天都为医院送去400-600份盒饭。连续40多天里,免费送盒饭2万多份。

大家拼到了3月中旬,随着武汉的疫情得到控制,医院的食堂逐步恢复,“我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你们努力救人,我努力做饭,做到不需要为止。”刘仙说,离开武汉的那天,她早上5点天没亮就起床悄悄走了。

如今的刘仙。本人供图

在武汉抗疫期间,以一袭雨衣、一个口罩、一副滑雪眼镜、一双手套、一台川A,奔波在武汉各大医院的“雨衣妹妹”刘仙,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各类表彰奖励。联合国点名表扬中国“雨衣妹妹”刘仙,千里逆行为医护人员做饭,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勇于担当的精神。

回到成都后的刘仙继续做着公益,助力广安老家家乡脱贫攻坚,她说:“我们社会总是充满了温暖。”

“超人快递小哥”汪勇主动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1000多人次,他说,“你来保护武汉,我来保护你。”

抗疫期间的汪勇。本人供图

快递小哥汪勇

好想“利用”荣誉去做更多的事

因为在疫情期间“最美逆行”,武汉快递小哥汪勇荣获了多项荣誉。“现在好想利用这些获得的荣誉,去做更多的公益活动。”9月22日下午,他向长江日报记者袒露心声。

当时,收治了大量新冠肺炎患者的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急需车辆接送上下班。汪勇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开着私家车接送医护人员。渐渐地,他感觉一个人忙不过来。

于是,他通过朋友圈,逐渐集结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志愿者,组建了一个庞大的医护服务群,从出行、吃饭,到后来参与援鄂医疗队员的洗衣、理发等各种后勤保障。

事情多了之后,汪勇把自己定位为“组局者”,每当医护人员有需求,汪勇就会想办法联系供应商,建立供应网,并交付给一位志愿者来管理,他再腾出手来做其他的事。

如今的汪勇。本人供图

这一“快递”医护人员的故事,被全国媒体争相报道,汪勇也荣获“生命摆渡人”的赞誉。在汪勇看来,这其实是一次极为艰难的“快递”——快递人员,快递餐饮,快递爱心,进而快递幸福!

目前,在工作之余,汪勇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了公益活动中。很多学校和社会组织请他做讲座,他都尽量调出时间,用自身的经历、用朴实的语言,告诉大家“我们并不是为了做英雄才做事,而是看到一件小小的好事善事而马上做起来。这样的人,就在我们身边,也许看起来很平凡,但他们才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真正的平民英雄。”

江岸分局基层民警邵玉春明知有被感染的风险,仍然毫不犹豫将重病昏迷的老人背去医院。

1月30日,邵玉春背着发烧的周老先生在转运路上。本人供图

民警邵玉春

那时候,我只想把老人家快点送到医院

“当时我没想过危不危险,只想着要快点把老人家送到医院。” 表彰大会上,被评为“全国抗击疫情先进个人”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江岸区新村街派出所副所长邵玉春的先进事迹,被再一次提起。

9月22日,长江日报记者找到邵玉春时,他仍说,“当时的情况,换了任何一名民警,都会跟我做一样的事。”

1月30日傍晚,时任江岸区大智街派出所民警的邵玉春、所长刘远杰、辅警姚金龙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到泰宁社区转运一名病患。正等候时,小区居民楼楼道里突然传来呼救声,几人冲上楼,见到瘫倒在二楼楼梯上的发热患者周老先生。

周老先生发热已经好几天,呼吸也开始困难,已经说不出话,只有粗重的喘气声。“把他扶到我背上来!”邵玉春果断蹲在老先生身前,身后战友将老先生托起在他背上趴稳,他的后脖紧贴着老人的口鼻,一步一步将老人从楼道里背到转运警车上。

邵玉春背出老先生的视频放上网,5000万网友为他点赞,2月1日他成为省公安厅战时奖励机制启动后,受到“个人二等功”表彰的第一个湖北警察。

邵玉春。通讯员唐时杰 摄

“说不怕被感染,那是假话,但群众有需要,公安就必须有担当。”邵玉春说,他所做的事情,只是当时万名汉警队伍中很普通的一件,在表彰大会上,大家再提起这件事,也让他对自己身处这支队伍中感到更加光荣。

网格员丰枫为居民买药积极奔走,浑身挂满几十个药袋。

志愿者刘张星 摄

网格员丰枫

有基层党组织领导,我们才能凝聚在一起顽强战斗

大会现场,“药袋哥”丰枫的名字再次响起,他的事迹无不让人动容。

而此时此刻,丰枫正忙碌在社区,为做好人口普查忙前忙后。事后听同事提起,他才知道自己被全市表彰大会“点名”。

“‘药袋哥’的形象,代表的不仅仅是我自己,而是疫情期间广大的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当时每个人都是竭尽全力,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到处奔走,一心只为让居民吃得到菜,买得到药。”丰枫认为,这份铭记属于广大英雄的武汉人民。

9月8日,江岸区后湖街道惠民苑社区居委会,网格员丰枫正在为居民办事。记者胡冬冬 摄

丰枫是江岸区后湖街道惠民苑社区的一名网格员,社区近6000户居民,老年人、病患人员以及困难户集中。小区封闭管理期间,给居民买药成头等大事,丰枫主动接下这项任务。药多时,要拿近百份。一张挂满药袋的照片传到网上后,丰枫“药袋哥”的称号不胫而走。

在丰枫看来,此次疫情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有赖于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力,社会各界积极支援帮助,英雄武汉人民齐心协力对抗疫情。他说,“正因为有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我们才能凝聚在一起顽强战斗。”疫情期间,丰枫火线入党,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我们会听党指挥,跟党走,继续做好为民实事,更好为居民服务,为武汉重振再添一份力量。”他说。

胸中有大爱,凡人亦英雄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