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上的雕刻人生

作者|范曼瑜
  • 故事人物
    • 陈卉丽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中国文明网
  • 发表时间
    • 2020-09-18

何为人梯?在陈卉丽看来,8年时间,在冷冰冰的脚手架上,她留下了太多难忘的回忆和珍贵的科研成果......

千手观音修复工程进行中。受访者供图

“刚进到龛里的时候,和千手观音对视,感觉他都在流泪,像一个癌症病人,必须要赶紧手术,才能挽救他的生命。”陈卉丽说。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是全国最大的集雕刻、彩绘、贴金于一体的摩崖石刻造像,经历800余年风雨侵蚀,830只佛手中有440处残缺。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008年,千手观音修复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勘察、研究、测绘、试验……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文物大抢救!关键时刻,时任大足石刻研究院石质保护中心副主任的陈卉丽带领12人的团队和其他团队一起,整天“泡”在修复现场和方案堆里,她在和时间较量,也在和自己较量。

“在脚手架上一待就是8个小时”

在千手观音修复的8年时间里,陈卉丽和她的团队每天都站在近8米高的脚手架上待8个小时。

冰冷的石壁,单调的工作程序,刺鼻的材料味、一身的尘土……或站、或蹲、或躺,一个姿势就是一整天。再加上文物保护环境的限制,再热都不能开空调,再冷也不能用烤炉,冻疮、蚊虫叮咬、化学试剂过敏等身体上的折磨都是常有的事。

“我们的条件已经比较好了,脚手架上有步梯,不用徒手爬。”陈卉丽说,石刻的保护工作是个体力活,在脚手架上爬上爬下是家常便饭。

“有时为了节约时间和经费,我还爬过16米高的钢管式脚手架。”这种脚手架需要一个人先上去,从上面扔绳子,把重达7斤的修复工具箱拉上去,第二个人再爬上去。

大足石刻博物馆陈列的修复工具。青岛文明网魏华彤 摄

条件再艰苦、身体再累,陈卉丽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唯独陌生人的一句话,让她在脚手架上伤心了很久。

那是修复过程中的一个夏天,佛龛内闷热无比,往来游客络绎不绝,脚手架上的陈卉丽正在认真工作,突然听到游客在下面大声抱怨:“你们就是在磨洋工,拿着国家的钱,两三年都没有修完!

文物修复岂是轻轻松松就能快速完成的?她心里很是委屈,但手里的活儿还是得继续。她一边带着团队继续工作,一边思考,“一定是我们的宣传工作不到位,让大家对文物修复有误解。”很快,佛龛门前立起了宣传牌,对修复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了详细说明。渐渐地,游客们抱怨少了,眼神中对他们的尊敬多了。

提出新理论 探索新路径

原以为修复工作可以就这样一直顺利进行下去,没想到在修复主尊像时却遇到了新的难题:主尊像前伸的右主手自腕部残缺,手掌及布帕只能后人补塑。

为修复这只手,陈卉丽和同事一起反复考察研究千手观音手型,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此外,她还跑到四川、重庆、河北、山东等30多座石窟实地考察,但都没找到修复的依据。

如果凭想象修复,就会违背文物的真实性原则,如果不修,又会极大影响造像的完整性。最终,陈卉丽创造性地提出:依据千手观音造像对称原则,采用“可拆卸式”修复方法来修复此手,即按照另一侧相对应手的形态,利用手臂原有的修复孔,做一个插销,植入锚杆,把新雕刻的手接上。

修复后的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青岛文明网魏华彤 摄

历时8年,陈卉丽和其他团队一起完成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像的修复工作。

此后,她还参与了甘肃敦煌壁画、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等多项保护修复工程,撰写了45万字专著《大足石刻保护探索与实践》,陈卉丽也成为了全国顶尖的石质文物修复专家。

2017年,陈卉丽荣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甘为人梯 奖掖后学

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国家历史文化的“根”与“魂”。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民族和国家过去的辉煌、今天的资源和未来的希望。

陈卉丽和她的团队工作照。受访者供图

文物保护,贵在接力。还有5年,陈卉丽就要退休了,她说:“大足石刻需要后人来守护,我会毫无保留地把经验告诉同事,鼓励刚毕业的硕士博士们,要守得住寂寞、练得好功夫,有责任、敢担当、做工匠。”

去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大力弘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何为人梯?在陈卉丽看来,8年时间,在冷冰冰的脚手架上,她留下了太多难忘的回忆和珍贵的科研成果。虽然修复工程已经完成,但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年轻后辈爬上这个光荣的脚手架,为国家的文物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做出贡献。“

修复工程完成,保护工程才刚刚开始。”陈卉丽说。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