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民:只要前方需要 随时可以出发

作者|王俊苏
  • 故事人物
    • 彭民
  • 故事地点
    • 中国
    • 天津市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天津日报
  • 发表时间
    • 2020-09-09

彭民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近30年,他不止一次收治过重症肺炎患者。2020年,当新冠肺炎疫情在神州肆虐,年过五旬的他再次出征,作为天津第一批医疗团队成员带队远赴武汉支援一线,充分展现了彭民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彭民,中共党员,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天津市第一批援助武汉医疗队重症医学组组长、总医院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彭民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近30年,先后在心胸外科、外科ICU和综合ICU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他不止一次收治过重症肺炎患者,在这一领域工作经验丰富。也正是由于经验丰富、医术高超,2003年他作为医疗队成员支援天津海河医院,在海河医院参加了3周的抗击非典的“战斗”,并且安全地将最后几例患者送出医院。2020年,当新冠肺炎疫情在神州肆虐,年过五旬的他再次出征,作为天津第一批医疗团队成员带队远赴武汉支援一线,充分展现了彭民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为江城尽一份自己的职责

除夕夜,接到党委关于抗击疫情的通知后,身为老党员的彭民第一时间主动请缨,“我在胸外科干了14年,ICU干了15年,还有抗击非典的经验,我去最合适。”17年前就冲在抗疫救人第一线的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室副主任彭民,17年后,再次毅然站了出来,“我已准备就绪,只要前方需要,随时可以出发。”彭民早早向医院递交请战书。

天津首批医疗队进驻青山区,接管武钢第二医院。武汉的第一个夜晚大家都是在寒冷中度过的,切实体会到了南方冬天湿冷的特点。为尽快熟悉工作,第二天一早,彭民就随专家组一同考察即将接手的医院环境,了解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情况,共同商讨更加安全稳妥的收治方式。彭民时刻谨记自己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的使命、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对每一位患者都进行了关心和询问,更及时协助护理人员解决困难和需求,尽心尽力诊治、安抚患者急躁情绪。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在排班进入红区查房的主任中,彭民是年龄最大的。最多的一天,他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巡诊75个病人,奔走在病区的楼道,有时还要步行至四楼带领当地医生查房。缺氧使他产生头痛欲裂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努力去思考患者的诊疗方案,做出正确的判断。为了更好地做好医疗工作,彭民每次进红区查房前一天都要加班认真做好功课,把每个病人的基本病历资料记录下来,在查房时回应病人的关切。如:我的化验怎样?我的核酸检测结果是否阴性?我的CT检查有无好转,我是否达到出院的指标?他把记录单带进去,记录查房信息,通过微信照片传到自己手机,然后回到指挥部与其他专家共商进一步治疗方案。

同去一线的医疗队成员说,彭主任在很多小事上都亲力亲为──病区里,有一家三口同时感染了新冠肺炎,由于被隔离在三间病房,再加上身体的不适,他们都出现了情绪波动,焦虑、不安、烦躁……彭民知道后,与随行医疗队员一起,在他们身边耐心地交流、细心地劝导、积极地鼓励,成为了连接他们“爱”的桥梁。这一幕幕,都充分展现了彭民作为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情怀。

对于来自前线的反馈,妻子孙颖显得并不惊讶。她的印象中,彭民作为医务工作者,尤其是重症医学的临床专家仿佛就是为工作而生的,关心病人、关爱同事,本就是彭民的日常状态,更何况是进了病患情况更加严重的一线区域。甚至早在听说疫情严峻的情况时,他就在给家里打预防针,随时准备着履行党员义务。对此,家人早已习惯。彭民83岁的老母亲得知儿子将要奔赴武汉时也给予了百分百的支持。虽然年过五旬的他和17年前进红区体力有所差异,但他心中的勇气和力量依然坚毅!

时刻不忘教师职责

工作以来,彭民始终保持严谨求实、勤勉钻研的工作状态,他先后承担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外科学、天津医科大学国际医学院留学生外科学和麻醉学五年制的重症医学的教学任务,在临床带教实习医生、本院轮转医生和规培住院医师过程中注重言传身教,学业培养和品德培养并重,引导大家将所学到的重症医学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确保患者的安全。他是医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求学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专注于外科危重症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在保障手术安全、减低孕产妇死亡率方面带领重症医学科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此次援鄂过程中,每一次进红区查房,都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向当地医生讲解怎样及早发现重型患者、怎样避免患者由轻型向重型和危重型的转化,展示天津医疗队的医疗技术水平。

每次奔跑,送去的都是生命的希望;每次救助,都是挽救一个家庭的幸福。面对危险,他勇往直前;面对工作,他不知疲倦,用医者、师者的大爱,彰显了高尚师德风范。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