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7日,季大伯在信访事项化解备忘录上签上了名字,宣告了这桩信访积案的圆满解决,也意味着季大伯一家的生活回归正常。”季大伯夫妇的这句话,让杨建平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看着原本幸福的家庭因为无休止的违法信访而陷入贫困,杨建平备感心酸。
信访工作,一头是党和政府的重托,一头是普通百姓的期盼。信访干部,肩挑两头,是这份重托和期盼的“交汇点”。大家都说,这是一份责任重、压力大,甚至是出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杨舍镇)信访办主任杨建平,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感召力和模范带头作用,成为信访条线一面闪光的旗帜,接手信访工作4年多来,原本一个个看似无解的信访难题,在他手里都迎刃而解,信访积案化解率达90%。不仅“存量”化解,“增量”也悄然下降。这4年多,区镇信访总量下降15%以上,非法进京上访更是保持“零记录”。更令人吃惊的是,原来很多老上访户,还成了杨建平的“粉丝”。
“只有坐到群众堆里,才能走进群众的心里”
虽已57岁,但杨建平没有丝毫发福的迹象,依然是一副精瘦干练的模样,双眼炯炯有神,眉宇间透着一股亲切感。能把别人眼中的“苦差事”干得有滋有味,问及杨建平有什么秘诀?他回答说,做群众工作没有捷径,有一条大道,那就是“只有坐到群众堆里,才能走进群众的心里”。
刚刚上任没多久,靠着这个信念,杨建平就化解了一件持续了10年的上访积案。事情要回溯到2002年,当时季大伯的儿子因为民事纠纷在接受调查询问后,精神疾病复发,季大伯夫妇不认可公安部门的客观调查结果,信访程序终结后,10年内进京上访百余次,一度陷入了上访、遣返,再上访、再遣返的循环中。
看着原本幸福的家庭因为无休止的违法信访而陷入贫困,杨建平备感心酸。他下定决心,要将这一家人从没有尽头的信访道路上拉回来。从2012年6月至10月初,杨建平在127天内上门82次做季大伯夫妇的思想工作。看到季大伯家年久失修的房屋破败不堪,杨建平主动帮忙安装纱窗、淋浴房、空调,还自掏腰包陪他们去旅游,把他们当亲人,把他们的事当家事。
2012年10月17日,季大伯在信访事项化解备忘录上签上了名字,宣告了这桩信访积案的圆满解决,也意味着季大伯一家的生活回归正常。“那一天阳光明媚,季大伯热泪盈眶,”杨建平至今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每个细节。“老杨,幸亏有你啊!”季大伯夫妇的这句话,让杨建平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信任,在群众中凝聚成了威信
季大伯的积案化解后,杨建平又帮他创业致富,重新树立自尊自信。回归幸福生活后,季大伯还现身说法,劝其他老上访户理性上访。昔日的上访“专业户”,如今变成了政府的“宣传员”。
“杨主任给了我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杨主任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干部,我们信任他!”“杨主任就像是我们的亲人。”……同季大伯一样,化解纠纷的过程中,很多上访户和杨建平成为了朋友。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信任,在群众中就凝聚成了威信。
2015年6月25日,包基村80多名村民因为拆迁问题聚到村委办公室,扬言要集体到市里上访……危机时刻,刚服完糖尿病药片的杨建平顾不上吃饭,立即与区镇政法与社会管理办公室、社会事业局、农村工作局等工作人员赶到现场。他快步冲到人群前,拍着胸脯大声说:“大爷大妈们,你们的心情我都能理解,反映的情况我也知道,请相信我,一周后给你们答复!”就是这样一句铿锵有力的话,化解了一起潜在的群体事件。村民们望着这位鬓角有几丝白发的信访干部,相信了他的承诺,默然散去。
事情暂时缓解,杨建平调查清楚情况后,提出了处理建议,经上级批准后,形成了解决方案。
一周后,许诺的日子到了,村民代表集中在会议室,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杨建平给出的解决方案。听完这份合情合理合法的全新解决意见,村民都愣住了,沉默片刻,纷纷给杨建平竖起了大拇指。
“杨建平不仅有智慧、有能力,他的身上还有一股拼劲。”区镇政法和社会管理办公室主任、杨舍镇党委副书记陈国庆说。
带着“我要帮你”的真情,用心血总结出“5182工作法”
信访户们的诉求不同,矛盾类型不同,化解方案也不同。不管如何不同,到了杨建平这里只有一个相同的结果:信访积案得以化解。
杨建平常说,信访这活儿,说难特别难,说易也简单。最重要的,就是心里时刻装着百姓,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心里始终装着群众,但杨建平心里一点也没有自己。身患糖尿病的杨建平,身体早已频频发出警告:血糖指数不稳定,身体抵抗力差,原来的药物治疗早已控制不住病情,现在一天四次胰岛素,一次也不能少。公文包里始终备着饼干、鸡蛋和药片,防止出现突发休克状况。“工作上的事情,老杨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妻子蒋琴芬为杨建平的身体揪心,“他曾经因为血糖过低晕倒了两次,非常危险。很多人都劝过他,可他就是放不下工作。”
工作中有多少难、多少苦,杨建平对百姓、对信访工作就有多少爱。为了提升信访干部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上访群众,杨建平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归纳出三点、十条、百余字“5182(我要帮你)工作法”:建立“五心”人格,即真心、耐心、细心、恒心、公心;树立“一种信念”,即有爱就有希望;坚持“八项作风”,即认真倾听、换位思考、深入一线、不计得失、阳光心态、鼎力相助、多管齐下、群众满意;实现“两大追求”,即快乐信访、幸福工作,以及公仆意识、为民服务。
退休的日子越来越近,但杨建平依然拖着病体奋战在信访一线,没有一丝懈怠。他说:“作为一名党的基层干部,做好这份工作,可以为党和政府分忧,可以为群众解忧,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