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方舱医院的“影像侦查特种兵”

  • 故事人物
    • 刘辉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河北省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河北新闻网
  • 发表时间
    • 2020-04-25

说干就干,刘辉利用自己掌握的云计算在CT检查、传输中的知识,迅速与后方技术人员联系、沟通、对接,仅用半天时间就设计出了一套解决方案,并在武昌方舱医院内推行实施。

fileImg

刘辉在武昌方舱医院内查看患者的CT图像。

4月17日,从武汉归来的第30天。经过短暂的休整,刘辉早已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工作之余,他习惯性地打开手机,查看跟武汉疫情相关的消息。25天的“战斗”经历,让他跟这座城市心脉相连。

今年40岁的刘辉是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影像科技师长,也是河北第九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2月21日晚,刘辉接到了带队出征武汉的通知。来不及和妻子好好话别,也来不及安慰哭着舍不得他走的儿子,简单收拾行装,他踏上了开往武汉的高铁。“一种使命和压力灌注我的全身,只想着快点赶过去!”

这支被称为“影像侦查特种兵”的队伍是我省唯一一支派往前线的影像技术分队,由30名CT技师组成。而刘辉的任务就是带领大家奋战在武汉的三家方舱医院,帮助患者快速接受精准治疗。

“队员们虽然抗疫热情高涨,但是怎样规范化扫描、规范化感控、规范化消毒等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来到武汉后,一向严谨、细心的刘辉很快发现了这个严重的漏洞。到武汉后第二天,刘辉迅速编写了《方舱医院影像检查防控与质控手册》简易版。之后,他又结合自己及队员们的工作经验,与在后方的河北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专家一起编写了手册的详细版本。

“CT检查是新冠肺炎确诊、观察以及判断是否治愈的关键手段。”刘辉告诉记者。

在武昌方舱医院的前期运行中,由于受硬件条件限制,只有部分影像医生、临床大夫能看到影像,其余医护人员很难实时看到患者CT图像。这不仅影响医护工作效率,同时患者常因看不到自己的CT检查图像情绪消极低落影响治疗。怎样才能让医护人员和患者及时查看到影像?他灵机一动,想到了网上阅片的方法。

说干就干,刘辉利用自己掌握的云计算在CT检查、传输中的知识,迅速与后方技术人员联系、沟通、对接,仅用半天时间就设计出了一套解决方案,并在武昌方舱医院内推行实施。

“CT诊断的效率提高了,患者的情绪稳定了。”患者做完CT检查后,能够第一时间收到包含视图二维码的短信。医生也实现了方舱内外的实时图像调阅及移动办公。转入定点医院继续治疗的患者,可以通过手机浏览CT图像的方式,将自己在方舱医院的检查结果提供给定点医院的医生。

与平常工作不同,在武昌方舱医院里,刘辉和队员们面临的是病毒和射线两个敌人。武昌方舱医院的CT机房是临时搭建的样板房,墙壁铅板的厚度有限,射线的残留远高于正常要求。刘辉和队员们不仅穿防护服隔离新冠病毒,还要穿上隔离射线的铅衣。铅衣有近30斤重,一穿就是四五个小时,一天下来他们的肩膀和背常常是酸痛的。

从CT机房出来,刘辉和队员们还要将当天的影像图像进行处理,及时上传到系统后台。一天最多的时候要上传200多人次的影像图像。害怕输入的时候出错,影响患者治疗,刘辉总是一遍又一遍地核对患者的姓名和手机号,直到确认无误。对他来说,“在患者救治过程中,任何环节都不能出错,不能有一丝一毫马虎。”

3月10日,武昌方舱医院“休舱”。“休舱”仪式上,一向坚毅内敛的刘辉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看到治愈的患者平安回家,是我们医护人员最幸福的时刻。”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