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3600米的扶贫路

作者|杨阳,刘梦莹,王雪迎
  • 故事人物
    • 穆清勇
    • 刘刚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中国青年网
  • 发表时间
    • 2020-06-04

这里离天空很近,平均海拔3600米以上。在这里进行扶贫,和登天一样难。两年前,当乌鲁木齐海关派驻的四位扶贫第一书记首次踏上瓦恰乡时,都蒙了。这里是传说中的丝路古道,但当地的贫穷还是出乎他们的想象。

这里离天空很近,平均海拔3600米以上。在这里进行扶贫,和登天一样难。

脆弱的生态环境,贫瘠的土地,无边无际的山脉。这里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瓦恰乡,地处帕米尔高原,驾车从喀什市出发,盘旋弯弯曲曲的山路,需10个小时才能到达。

两年前,当乌鲁木齐海关派驻的四位扶贫第一书记首次踏上瓦恰乡时,都蒙了。这里是传说中的丝路古道,但当地的贫穷还是出乎他们的想象。

瓦恰乡下辖5个行政村,均为国家级深度贫困村。2014年确定的国家建档立卡贫困户为378户1539人,贫困发生率占比46.7%。2017年脱贫攻坚再复核后确定的国家建档立卡贫困户为471户1387人,贫困发生率增至57.4%。

可让他们没有料到的是,瓦恰乡的村民却自认生活得很幸福,只要有奶茶、青稞馕、牛羊肉就已满足。

“这里的老百姓多数还处在较为原始的社会形态,想要一步跨入现代社会并不简单。”四位第一书记来这里之前已有过思想准备,但真的面对这些几乎与世隔绝的村子时,他们深深感到,在这里搞扶贫,比想象中要难很多。

近年来,国家各项扶贫政策和资金源源不断流向瓦恰乡,农民的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但在四位第一书记看来,最难的还是村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对扶贫工作的重新认识。

两棵榆树的故事

瓦恰乡村民主要以种植青稞、豌豆,养殖牛羊为生。一张土炕、一个灶台,一天的事就是放牛放羊,女人在家里用牛粪烧火打青稞馕。这几乎是村民全部的生活,也是他们全部的幸福。

当村民得知第一书记是要带领他们摆脱贫穷、改变生活状态时,甚至感到不解:“我们有吃,也有得住,日子过得很幸福。为什么要改变?”

但一个小小的阑尾炎都能成为致命的大病,村民平均寿命只有56.8岁。在四位第一书记眼中,这样的生活怎么也无法和幸福联系在一起。

塔什库尔干在维吾尔语里意为“石头城”,这里降水极少、土壤盐碱重、植被稀少,泥石流冲毁房子是常事。当地村民只能种植易于在高原生长的红柳对抗风寒。但红柳生长极慢,成长30年,也不过一米多高。

刚上任的夏布孜喀拉村第一书记穆清勇发现,村民对冲毁房子仿佛习以为常。在他们看来,土房子没了,就再盖一座,反正家里只有一些简单的木质容器和土炕。

“连适合生存的自然条件都没有,怎么发展?还谈什么带动村民脱贫增收?”看着光秃秃的村子和远处的高山,穆清勇心中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改善当地环境,他打算带领村民栽种能防风固沙、高大粗壮的树。

穆清勇召集村委会工作人员开会讨论。

“不可能的,树苗活不过冬天。”“祖辈告诉我们,这里只能种活红柳。”“种别的树都是浪费时间浪费钱。”……村委会成员像约定好了一样,说着各种理由,认为穆清勇想在山上种树的想法是异想天开。

穆清勇联系当地园林局。“不可能、环境受限”等简单的答复像山上流下的冰水。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种树的想法真的不切实际。

有一天去村民家中走访,走进一户村民庭院时,他被眼前两棵耸立的榆树惊呆了,兴奋地围着这两棵榆树不停地打量,也从这两棵树上看到了希望。

新来的第一书记要在高原上种榆树成了村民饭后议论的趣事,大多数人等着看笑话,但也有一些村民被打动,期待穆清勇能带领他们挑战“不可能”。

2019年3月,塔什库尔干县刮起了沙尘暴。满眼黄沙,能见度仅有百米。穆清勇在村委会门前种植的一排榆树苗不仅挺过了寒冬,还顶住了黄沙的侵袭,创造了乡里的奇迹。

成活的榆树给了穆清勇信心,他们向村民发放了2000棵树苗,动员村民在自家院中种植。

“我不种,过些时间那些树都会死的。”72岁的古尔尕力·艾山汗是夏布孜喀拉村有名的种树人,他并没有响应。凭自己种榆树的经验,他认为这个书记只是运气好。

年轻时,古尔尕力从喀什市高价购买过3棵榆树苗,“可惜那几棵榆树还是没挺过寒冬。”他种树的事,成了村里的笑话。他在事实面前也低了头,相信这里种不了其它树木。

事实上,古尔尕力的心情是复杂的,每天趁着散步时间,他都会关注隔壁邻居院子里新树苗的成长情况。

2019年12月,村里遇上连续一周零下35℃的极寒天气。看着隔壁院内纤细的树苗在寒风里摇晃,古尔尕力坐不住了,他向妻子要了些废旧的布料,来到邻居家,告诉他们,将布缠在树干上保温能提高存活率。

今年春天,古尔尕力惊喜地发现隔壁院内的榆树苗长高了不少。

听说村里又要发新树苗了,古尔尕力在院中选了片土质较松软的地,带着小孙子一起翻土。他不想再错过今年的机会,他说:“村子也许能种榆树呢。”

自从榆树在这里发了芽,村民纷纷找穆清勇申请树苗。穆清勇渐渐明白,村民长期形成的观念,不是一两天就能改变的。自己的使命就是要让这里的村民从这些新种的榆树上明白一个道理,只要努力就会有改变,只要肯干就一定能够改变。

蔬菜和花的故事

瓦恰乡给刚来的四位第一书记太多的意想不到。村民长年吃不到新鲜的蔬菜是其中之一。

“人们每天最基本的食物,在这里竟然成了奢侈品。”乌鲁木齐海关选派瓦恰乡夏拉夫迭村第一书记刘刚到任后,把关注点放在了蔬菜上,他想在这里搞蔬菜大棚,搞设施农业。

夏拉夫迭村海拔3600米,自然环境长期制约着当地的农业发展,蔬菜种植更是“天方夜谭”,当地人吃的蔬菜基本上都是从山下拉上来的,运输成本高和储藏期短,导致菜价高昂。

“要让这个高原村脱贫,必须在设施农业上有所作为。”刘刚通过调研和实地考察,开始了“高原种菜梦”。

刘刚带领村民清除温室大棚杂草

其实,2017年,村里曾建过一个325平方米的大棚,但由于缺乏技术等原因,大棚里什么也没种,一分钱的效益也没发挥就被闲置了。因为这事,还对乡里的两位领导进行了问责。

当村民得知新来的第一书记又要搞大棚种植时,都摇起了头。“这事肯定干不成,夏拉夫迭村的土里从没有长过豆角、辣椒这样的东西。”老人库尔班丘克劝刘刚。

“这里能长红柳,为什么不能长蔬菜?”2019年8月,驻村干部在刘刚的带领下,对旧大棚进行翻新,自筹资金更换了年久失修的棚膜、马达、电机,组织干部和村民一起在大棚里捡石头、拔草、翻地、施肥。

经过专业人士的筛选推荐,他们决定从试种辣椒、豆角开始。有大棚种植蔬菜经验的驻村干部沈凯林有了用武之地。

1500株辣椒苗被移到了大棚。每天都有村民在大棚周围转悠,打探里面蔬菜长出来没有。村民的好奇观望给了刘刚压力,大棚蔬菜的成败,不仅关系到这里能不能种植蔬菜,更关系到村民对扶贫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信任。

菜苗刚种下,高原恶劣的天气就给了他们下马威。9月的一个晚上,乌云密布,冰雹伴着雷声砸下来。

刘刚与驻村干部胳膊挽着胳膊,相互搀扶着,用了平时3倍的时间来到大棚跟前。大家惊呆了,棚膜被压塌,大棚里灌满了冰雹,棚内温度降到5摄氏度。

在干部和村民的抢救下,塌陷的棚膜一点一点绷紧。村民把家里的铁炉子搬到大棚,还拿来木头和煤炭,在棚里架起炉子,棚内温度慢慢升了起来,被冰雹压倒的辣椒、豆角苗慢慢缓了过来。

“在高原种菜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刘刚他们心里清楚,这扶贫的第一步必须成功。因为全村人的眼睛都在盯着他。

2019年10月底,大棚收获了1.5吨辣椒、豆角。夏拉夫迭村第一次有了自己产的蔬菜。当村民第一次吃上了自己村里的新鲜蔬菜,直呼好吃、新鲜。

刘刚和驻村干部实现了夏拉夫迭村历史上第一次对高原特色蔬菜进行的产业化开发,实现产值1.4万元。

蔬菜大棚喜获丰收

正当村民沉浸在“高原种菜梦”带来收入的喜悦中时,刘刚的一个大胆想法在村里炸了锅。

“在大棚里种玫瑰花。”刘刚在山上生活一段时间,他发现用大棚种花卉更符合瓦恰乡实际。这里日照充足,空气清新,适合设施农业,只要把温度、湿度控制好,这里的大棚会开满鲜花。

但很多村民对刘刚的想法表示不理解,就连村委会主任这次都表示了反对。

他开始说服全村人。咱山上色彩太枯燥单调,大家不想让山上绿起来、美起来吗?种花卖给谁?塔县当地的各单位企业都有需求,只要市场打开,村里大棚生产的这点鲜花根本不够。

但最重要的一点原因他没有直接说出来。上山这段时间,他发现村民大多没有多少文化,普通话水平不高,劳动技能弱,长期与外界隔绝造成他们观念落后,自力更生的意愿不强。

刘刚想通过种花卉,唤起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慢慢实现扶志扶智的目的。

在一片质疑声中,刘刚带着驻村干部开始和喀什花卉的龙头企业进行对接,并请专业人士分析研判这里的气候情况。今年4月,他们完成了第一批玫瑰苗子种植。

种花的过程并不浪漫。

玫瑰苗子种下没几天,刚建成的一体化水务系统崩开了,十几立方的水灌满了大棚,花苗全部都泡在里面;因为管理不善,一次大棚的门没关好,一群羊进来,把玫瑰苗一阵狂啃,被大雪袭击更是常事……

在这样的环境里种玫瑰是有点冒险。但刘刚他们看中的也正是这点,因为他们感觉,环境条件限制了村民改变生活的热情,也成了他们不敢不愿尝试新事物新生活的借口。

在刘刚心里,要用好太阳给当地人民带来的福利,把太阳光能用到农业技术实践中。

一个月的时间,玫瑰苗就开了花。刘刚负责塔县各单位的团购,访惠聚工作队队长负责零售。不到半个月,1000盆玫瑰就销售一空,卖了4万多元,他们预计今年要卖出7000盆花。

只要敢尝试,敢干,娇嫩的鲜花也可以在高原盛开。这是刘刚想用鲜花告诉村民的道理。

在各级各方面凝心聚力、大干实干下,夏拉夫迭村村民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于2018年年底退出贫困村序列。2019年,该村人均收入达9275元,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脱贫攻坚指导组评定为“五好”示范村。

土房子的故事

没有住进富民安居房前,瓦恰乡村民多数居住在用石板、牛粪和泥土搭建的土房子里。

但由于长年受泥石流、洪水等灾害影响,土房子存在很高的安全隐患。2017年5月,一场5.5级地震让很多土房子瞬间瓦解。

房里的墙壁上也没有窗户,白天屋子里很暗,为了采光,每一座土房子屋顶上都有一个大天窗,冬天依然敞着。

穆清勇第一天到达夏布孜喀拉村时,村干部在他的屋里精心准备了一桶水,方便他烧水喝。那是一桶浑浊的水,半桶是泥沙,“村干部为了迎接我,精心准备的水都是这样,可想而知村民用的水是什么样。”

穆清勇还记得,政府的富民安居房盖起来时,村民就是不愿意搬进去。“安居房有电灯、暖气、自来水、燃气炉,条件明明好起来了,为什么不愿意住?”他实在想不明白。

“土房子挺好的。”就这样一句回答,让穆清勇哑口无言。

“让村民一下子告别传统生活,就如同让我们离开现代生活,都是一样困难痛苦。”穆清勇这样理解村民的坚持。

“只是吃饱,有地住,不算是好日子。要让村民亲身感受一下什么是现化生活。”穆清勇和刘刚决定在村民中开展“体验现代生活”活动。

他们投入资金买来电视、冰箱、淋浴室、水冲式马桶、暖气等,一个现代化的村委会成为“体验”阵地。

村干部先来体验,试一试淋浴间,感受水冲马桶,即便是冬天,屋子里也暖洋洋的,大块的玻璃让屋子里透着光,做饭再也不用捡柴火、烧牛粪……来村委会感受现代化生活的村民越来越多。

渐渐地,村民开始陆陆续续走出土房子,搬进安居房,精心地装饰起新屋子,塔吉克族的刺绣让亮堂的屋子更美了。

穆清勇说:“过去这里就像一堵墙,我们来到这里做的最成功的,就是在这堵墙上凿出了几个洞,阳光可以照进来了,村民也可以通过这些洞看到外面的世界了。”

村民住进安居房之后,村里开始实行“推三土”政策,推掉土房子、土墙、土炕。

在穆清勇的坚持下,村里留下了一间有100年的历史土房子,在他眼中,土房子承载着塔吉克族的民族特色与文化,不该一推了之,一方面它是村里发生改变最有力的印证,另一方面,村里的脱贫攻坚工作也不能一刀切,就像是引导村民搬进安居房,得讲究方法慢慢来。

15岁的阿布肉扎·克力木在乌鲁木齐就读职业中专,她寒假期间回到家,常常通过网络给同学发些家乡变化的照片,那座老房子也在其中。她告诉同学,老房子就是他们曾经的居住环境,可现在瓦恰乡的村民也住起了钢结构的房屋。

妈妈看着女儿用流利的汉语和村里的工作队干部交流时,虽然一句也听不懂,但她满脸都堆着幸福,感觉比住进了新房子还开心。妈妈常常看着那座老屋子感叹,一辈子也没想过,他们能走出那些土房子。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瓦恰乡发生的变化用村民米尔胡来的话来说叫“没办法形容”。瓦恰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5138元逐年递增至2019年的9715元。到2019年全乡贫困率降至0。

对于四名第一书记来说,离开的日子慢慢临近。刘刚有句话很能代表他们要离开时的心情,“我们在离太阳最近、离亲人最远的地方,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把太阳般的温暖永远留在这里。”

收藏
喜欢|
网友评论
{{remnant}}/300
还没有评论,快来占领沙发吧~

最新评论

{{item.uname}} {{item.createTime}}

{{item.content}}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