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尖学术期刊英国《自然》杂志18日发布了2018年度科学人物,位居榜首的是1996年出生、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的中国学生曹原。曹原来自深圳,毕业于耀华实验学校。为此,记者采访了曹原的中学老师们,了解曹原的求学故事。“为曹原自豪”“向曹原学习”,成为了这所学校师生的共同心声。
世界顶尖学术期刊英国《自然》杂志18日发布了2018年度科学人物,位居榜首的是1996年出生、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的中国学生曹原。曹原来自深圳,毕业于耀华实验学校。为此,记者采访了曹原的中学老师们,了解曹原的求学故事。“为曹原自豪”“向曹原学习”,成为了这所学校师生的共同心声。
他是“石墨烯的驾驭者”
《自然》杂志将曹原称作是“石墨烯的驾驭者”,曹原发现了使石墨烯能够在没有电阻的情况下导电的方法,破解了困扰物理学界107年的世界难题。这一发现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该方法将会使能源的使用和运输更为有效。
今年3月5日,《自然》发表了两篇以曹原为第一作者的石墨烯重磅论文。曹原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就会产生神奇的超导效应,而他也成为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该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最年轻的中国学者。有科学家指出,他这组重磅论文的发表,可能预示着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发现。
每年《自然》十大人物的封面图片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10”,具体样式和底纹都会融入当年的科技热点进行设计,今年的封面图片明显指向曹原的成果。数字“10”中的“0”被处理成一个正六边形,宛如构成石墨烯的碳环结构,整个数字“10”则点出了赋予石墨烯超导能力的“魔角”。
2007年,曹原入读深圳耀华实验学校,并在此后用了三年时间读完了小学六年级、初中和高中的全部课程,于2010年以高分考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年仅14岁。4年后毕业,18岁时前往美国攻读博士。
在曹原的母校深圳耀华实验学校,曹原早已是鼎鼎大名的人物。在曹原的研究成果3月份登上《自然》杂志后,耀华实验学校就向全校师生发布了《向青年科学家曹原学习的决定》,开展向科研领域取得世界领先成果的青年科学家曹原学习的活动,鼓励更多的学生像他一样,勇攀科学高峰。
内心深处是个“修补匠”
“曹原是六年级来到耀华的,在我的印象中,曹原智力超群,学习力很强。”曹原当年的班主任、耀华实验学校副校长肖甜告诉记者。
她回忆,曹原在校期间,已经展示出了过人的灵气和天赋。“他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我们发现了他这个特点,着重在动手能力培养方面给他创造条件。”而曹原的家长也不惜一切代价,给他创造条件,让曹原在自己家里搭了一个小实验室,还购置了一批化学、物理的实验仪器。而学校则为了满足他的好奇心,提供超过教学大纲的实验条件。
曹原的中学物理老师黄佳堂也对他印象极深:“曹原那时特别小,也很淘气。他会把教室的讲台或桌子拆出来,就为了看里面是什么构造,我们也不知道他没有工具是怎么做到的。”而有趣的是,他的这个习惯也延续至今,《自然》杂志称,曹原在麻省理工的导师也认为曹原在内心深处是个“修补匠”,喜欢把东西拆开重装,每次进入他的办公室,里面都乱糟糟的,桌上堆满了计算机和自制望远镜的零件。
黄佳堂告诉记者,在课堂上,他曾为曹原他们讲过,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当温度降低到很低的时候就没有电阻了,这种状态叫超导状态。但是由于目前的技术要在-160摄氏度才行。这个问题是目前物理界的难题,如果能在常温下发现这种材料,就可能颠覆世界。当时,曹原还和同学王嘉乐商量以后问老师:怎么样才能使常温下的材料电阻为零?改变材料性质的方法行不行?而黄佳堂回答,这需要你们这一代人的研究,如果你们研究出来,那有很大可能会改变世界!
这个问题,黄佳堂带每一届学生时都会提出来,而如今,曹原已经给出了深入的答案。“没想到曹原真的在这个领域做出了深入的研究,有了现在的成果,太不可思议了,我为他感到骄傲!”黄佳堂说。
班主任评价他“宠辱不惊”
肖甜表示,曹原不仅智商高,情商也高,无论是在小班里,还是在集体课的大班里,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他是一个清纯、儒雅、博学、阳光的少年”。而在对曹原的培养上,家长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相信学校、配合学校,支持学校对曹原的智力开发方案。学校为曹原提供了灵活的学制,实施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
在中学时,曹原与学校另外两名“天才少年”王嘉乐、范紫藜组成了一个小小班,他们用两年完成初中、高中课程,比普通学生提前四年参加高考。学校为他们腾出了一间校长办公室,并安排了6位老师,专门为他们授课。
“这样的教学模式我们在之前也没有尝试过,但家长和学生有这样的需求,校长也希望在超常教育上做一些探索。”耀华实验学校副校长黄莹当时为曹原他们教生物课,对于这些聪明过人的少年,老师上课只提示教材的重点,其他时间由同学们自主讨论、发现,有疑问再进行解答。
这些孩子展现出了强大的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也将陪伴他们终身,为日后的学术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曹原后来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并入选“严济慈物理英才班”,在人才济济的少年班中依旧是“大神级”的人物。在麻省理工大学取得的成果,则让这位科学新星未来之路显示出更强大的后劲。而关于自己的未来,曹原在接受《自然》杂志采访时只是谦逊地说:“对于石墨烯的‘魔角’,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曹原喜欢仰望星空。他说:“仰望星空能让我安静下来。”
“宠辱不惊”,这也正是班主任肖甜对曹原的评价。“他现在的成就,与他坚持不懈地去追求,去探索的优秀品质分不开。作为曹原的班主任,我感到很骄傲和自豪。坚信他还会不断努力下去,给世界创造更多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