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烈士立碑人杨文华:奔波千里、自掏腰包为烈士树碑立传

作者|王珏玢,蔡玉高,蒋芳
  • 故事人物
    • 杨文华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江苏省
    • 扬州市
    • 高邮市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新华网
  • 发表时间
    • 2015-08-02

今年70岁的杨文华从2010年夏天起,他耗时三年、行程2000公里,终于搜集整理好朱堆村20位烈士事迹,并撰写出近2万字的先烈材料。除了筹建纪念碑,杨文华还自掏腰包、花费近1万元,印发了500份《革命先烈纪念册》,向学校、机关等单位的公职人员宣传英烈事迹。

u=4114809873,634030221&fm=26&gp=0.jpg

在江苏革命老区高邮市临泽镇朱堆村,有一座村民自发募款为烈士建造的纪念碑。它的发起人是一位年满70的退休老人,为了立碑,老人奔波三年、行程2000多公里,自费将20位烈士资料一一收齐。他的行为开始被讥笑为“傻”,却最终感动了一村人。他,就是民间烈士立碑人杨文华。

奔波千里自掏腰包,为烈士树碑立传

“子婴河畔,哀思长叹;回溯往事,胸涌波澜……”江苏省高邮市临泽镇朱堆村村头,立着一块高3米、宽0.9米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碑身两侧刻着村中20位烈士的姓名和生卒年月,以及纪念碑发起人、退休老人杨文华撰写的烈士碑记。

今年70岁的杨文华从小在朱堆村长大。从镇上退休后,他本可以留在镇里颐养天年,却最终选择回到本乡,为村里的烈士树碑立传。说起建纪念碑的初衷,杨文华感慨地说,地处宝应、兴化交界处的临泽镇是江苏知名的革命老区,曾发生过几次重大战役,但不少牺牲于此的革命烈士连名字也没留下。作为后人,他有责任做点事,让更多人了解和记住烈士的故事。

有了这个想法,杨文华再也闲不住了。从2010年夏天起,他耗时三年、行程2000公里,先后赶赴南通、海安、东台、兴化、宝应、南京等地,走村串户、召集座谈、反复核对资料,终于搜集整理好朱堆村20位烈士事迹,并撰写出近2万字的先烈材料。除了筹建纪念碑,杨文华还自掏腰包、花费近1万元,印发了500份《革命先烈纪念册》,向学校、机关等单位的公职人员宣传英烈事迹。

“开始也没刻意想过要坚持多久,但越深挖越觉得这项工作实在紧迫。”杨文华说,这些烈士当中,有的一直以隐蔽身份从事地下工作,至死事迹也鲜有人知;有的牺牲时很年轻,家属和后人始终不知道他们的烈士身份。

“有位叫匡长穗的朱堆村人,1954年被追认为烈士。他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去参加革命,现在这位烈士的儿子匡寿海都已经72岁,就生活在朱堆村,但对于父亲的生平、战斗经历、牺牲原因,匡寿海了解很少。”杨文华说。

“如果不是老杨,很多烈士的事迹恐怕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了。”朱堆村党支部书记俞荣根说。

从“杨文哈”到中国好人,他用行动感动村民

放着镇上的大房子不住偏要回到村里、每月领一两千元退休工资却自己出钱收集烈士事迹……杨文华的行为一开始并不得到村民理解,有人暗地里讥讽他“杨文哈”(方言,指傻、楞),有人说他为了“赚眼球”“博名头”,就连妻子和儿女,也多次劝他回镇里养老,不要“多管闲事”。

“但只要有一人理解,我都有做下去的动力。”杨文华告诉记者,一路追寻烈士事迹,有人质疑,但更多的是支持。“村里有个女同志,在上海治病,听说要建纪念碑的消息,二话不说寄了500元回来,还有一些低保户、残疾人也要捐款,这些同样生活不宽裕的人希望伸出援手,让我觉得非常感动。”杨文华说。

杨文华的行动慢慢换来更多认可。2012年8月15日,烈士纪念碑选在日本侵略者投降的日子动工建设。杨文华印发了800份志愿者倡导书,志愿者数量从最初的5人发展到219人,村民们有的戗着报名做义工砌墙挖土、有的从自己家里搬来砖瓦,村民自发捐款6万多元,仅耗时一个多月,当年9月19日,烈士纪念碑就完工落成。

“杨文华用自己的坚持和执着,在村民心里也竖起一座丰碑。”临泽镇党委副书记王业星说。2013年9月,杨文华因追访英烈事迹荣登“中国好人榜”,然而更令他高兴的,是自己带头建造的红色教育基地已被纳入扬州市爱国主义教育版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来到这里,学习英烈们的感人事迹。

搞讲堂办展览,他的工作没有止息

纪念碑建成了、认可也有了,老杨是不是终于“大功告成”了?杨文华笑着摇头说,农村人才流动太大,年轻人追求往高处走,文化高的、有本事的都到了镇上、城里,只剩老人和孩子的村庄无可遏制走向衰败,他选择留下来,尽自己全力支持农村建设。

“我生在此长在此,年轻人走得多了,我就更有义务回到家乡来,做最需要人做的工作。”杨文华说,回到朱堆村4年,他感触最深的是传统文化和教育断层,“我注意到,现在除了开会看文件,村民基本没有学习的氛围。老人只能照顾孩子生活,却管不了孩子教育,不读书、不看报,村民就只会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重视文化,不放眼农村的未来。”

修补农村传统文化,杨文华又准备从自己做起,当好“文化排头兵”。他告诉记者,下一步他准备在朱堆村搞起道德讲堂、家训展览馆、民俗博物馆,在村民中宣扬传统文化,教化民风乡风。

“其实农村人大多淳朴,费心为大家办实事村民们看得到。我回乡4年,基本没买过粮食,乡亲们送来的米面蔬菜吃都吃不完。”杨文华说,跟村民们住在一起,自己也舍不得走。他希望有更多大城市里的精英和了解乡情民情的农村能人能选择反哺乡村,集全社会之力把农村建设得更美好。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