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北京160公里,却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幸亏来了这些“大王”

  • 故事人物
    • 文伟红
    • 谢运良
    • 李军
    • 布哈
  • 故事地点
    • 中国
    • 贵州省
    • 铜仁市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央视新闻
  • 发表时间
    • 2020-05-25

从一个人,一群人,到一座城,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参与,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千千万万“扶贫人”凝聚起脱贫攻坚不松劲不懈怠的强大合力,就一定能够取得脱贫攻坚决战的全面胜利!

2020年,注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从2019年末开始,派出多路记者奔赴近20个省区40多个贫困村,用镜头记录脱贫攻坚最后一年间各贫困地区的真实状况,并于5月21日晚起连续三天在CCTV1综合频道播出3集电视专题片《决战脱贫在今朝》。

22日晚,《决战脱贫在今朝》播出第二集《共同的事业》。

“他当我的儿,我怎么舍得他”

贵州省沿河县大坪村是深度贫困村,海拔1200米、土地贫瘠、高寒缺水,要想摆脱贫困,整体搬迁是最好的策略。

2018年,大坪村开始实施整村易地扶贫搬迁,但是村里的一些老人安土重迁,情愿守在老宅子里。

这一年,大坪村迎来了新任驻村第一书记文伟红。他到来之后和同事一起逐一解开了老百姓的心结。2019年7月22日下午,文伟红在巡查扶贫项目时意外触电,牺牲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年仅45岁。

贵州省沿河县大坪村村民 崔素英:他当我的儿,对我最好了。我们文书记,我没有水,他帮我弄,没有柴,他帮我捡。我舍不得他,他当我的儿子,我怎么舍得他。

驻村干部田小波曾跟文伟红一起工作,他说,文书记把大坪村每家每户都走遍了,不止一次。而文伟红的驻村日记,就像他的工作指南。

△文伟红驻村日记写道:“2018年5月17日,杨忠对易地搬迁政策理解不透,不想搬迁,我们从教育、医疗、人居环境方面作对比,向他讲解。”

文伟红驻大坪村450多天,大坪村贫困发生率由2017年的27.06%下降至2018年的22.29%,他动员搬迁了80户368人。在后来者的继续努力之下,截至2019年12月,全村已经搬迁1058人。

“没想到大家帮助我,我也能帮助别人了”

湖南省宜章县是脱贫攻坚重点县,地处南岭山脉,境内多为山地、丘陵。2016年,为了动员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宜章县支持成立了“好人协会”。

“好人协会”的会员有三万余名,包括道德模范、先进典型人物、爱心企业家等。如今,这支有情怀有实力的生力军,也加入到了脱贫攻坚这个战场上。湖南省宜章县“好人协会”会长 谢运良:我小时候是很辛酸的,我那时候就发誓,只要是有朝一日,我自己走出来了,我就一定要为社会服务,帮助更多比我过得差的人。欧美丽是新华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一名残疾人。谢运良给她介绍一个工厂的岗位,每月工资两千多元。通过“好人协会”的帮扶,欧美丽的生活变好了,房子也建好了。

后来,她也加入到了“好人协会”。湖南省宜章县新华村村民 欧美丽:没想到大家帮助我,我也跟着尽力能帮助别人了。

自成立以来,“好人协会”直接帮扶困难户近3万人次,募集物款两千万元,承担全县749户贫困户、2953人脱贫。2019年3月,宜章县正式脱贫摘帽。

农民不懂闯市场,蔬果“百王”来帮忙

河北涞源县距离北京160公里,地处太行山北麓,境内群山起伏,沟谷纵横,是国家确定的第一批贫困县,最穷的村贫困发生率曾经超过80%。经过几年脱贫攻坚,目前贫困发生率已经降到不足1%。

但是,涞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还有隐忧。农业产业化是涞源四大产业扶贫工程之一,这里的农民对农产品市场却并不熟悉。

北京新发地是亚洲最大的水果蔬菜批发市场,有近2000个摊位,日销量以万吨计算,年交易额超过一千亿元。涞源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孙轶说,种植蔬果的老百姓迫切需要新发地。

“玉米大王”“茄子大王”“蜜瓜大王”……北京新发地市场里几乎每种蔬菜水果都有自己的“大王”,号称“百王”。他们销量大、信誉好,是新发地最核心的人脉。

“玉米大王” 北京鑫跃昌盛商贸公司董事长 李忠跃:以往是农民自己采摘了去闯市场,这回我们企业来负责销售,农民只要把地种好。

两年前,“茄子大王”李军来到涞源,第一件事就是让农民放弃多年习惯的品种,改种长茄。但当时农民心存怀疑,积极性不高。把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带到乡村,需要让农民看到实际效果。

一年后,南屯村55万斤长茄上了“茄子大王”的货车,开进了北京新发地,农民亩产增收了八千多元。这是最好的广告,农民们心悦诚服地跟着“大王”们干。

在“大王+农户+新发地”模式下,农民不再一家一户零散种地,不再用老办法种地,也不再对市场行情一无所知。“大王”手把手传授技术,农户专心种植养殖,新发地获得优质货源,卖得更好。各干各擅长的,最后共同组成一个大家都受益的共赢链条。

兵哥哥把彝绣带出大凉山

梭梭拉打村是四川大凉山里的一个彝族村寨,2017 年时贫困发生率高达34.12%。那一年,武警四川总队受命将梭梭拉打村作为定点帮扶村。

武警少校军官布哈,是武警四川总队派驻梭梭拉打村的扶贫专干。彝族女儿家,人人会刺绣。布哈知道,越是乡村里的手艺,越受城里人青睐。

于是,他联系了县城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工坊,请来老师教彝绣技术;又联系了网络销售平台,为产品包销;还说动了企业为前来学习的妇女们管饭、发工资、提供奖品,最后还挨家挨户上门劝说居家的女人们前来参加培训。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梭梭拉打村村民 俄木日木莫:彝家姑娘如果能把这个绣拿到外面卖的话,我们会很骄傲的。

布哈自己受过高等教育,他深知,扶贫,也要扶智。在他看来,孩子要受教育,大人也一样。武警四川总队设立了奖学金和助学金,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帮扶措施。

对成年劳动力,则是要让所有人都能有赚钱的本事。为此,扶贫干部组织了各种各样的培训,比如省级农技员、致富带头人、蔬菜大棚种植能手等培训,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收。

布哈的努力没有白费。吉木沙格夫妇的房子建好了,俄洛日黑正在为儿子上大学努力挣钱……如今,梭梭拉打村已经实现了整村脱贫,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梭梭拉打村原村委会主任 阿尔比惹:多希望年轻的时候,遇到这个好时代,竭尽全力去建设我的家乡,建设这个国家。

从一个人,一群人,到一座城,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参与,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千千万万“扶贫人”凝聚起脱贫攻坚不松劲不懈怠的强大合力,就一定能够取得脱贫攻坚决战的全面胜利!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