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故事|“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 故事人物
    • 习近平
    • 王少伯
    • 李印堂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中国好故事
  • 发表时间
    • 2020-04-16

一餐一饭,关乎国家安危、人民幸福。一把麦子一碗米,粮食安全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分量从来都是沉甸甸的。 本期“学习故事”为您讲述“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故事。

一餐一饭,关乎国家安危、人民幸福。一把麦子一碗米,粮食安全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分量从来都是沉甸甸的。 本期“学习故事”为您讲述“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故事。

洪范八政

食为政首 


我国有十几亿人要吃饭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习近平对粮食安全问题频频作出指示

意义更加凸显 


粮食生产

始终是习近平高度关注的大事 


建三江

中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垦区”

前身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

因建设开发三江平原(乌苏里江、松花江、黑龙江)而得名

第六师师长王少伯亲自把师部所在地命名为“建三江”

从此

中国版图上就有了这个响亮的名字


如今的“建三江”

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的9个管理局之一

下辖15个大中型国有农场

仅七星农场每年生产的商品粮就有15亿斤

这是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稻田(2018年9月26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发(顾景坤 摄)

2018年9月25日

收割机驾驶员陆向导和他的“谷神”收割机

出现在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

万亩大地号

占地面积1.43万亩

相当于21个天安门广场那么大

平均亩产是610公斤

小陆说:

“以每车每天收割150亩计算,

收割完万亩大地号,

需要10台收割机开足马力干9天半。” 

2018年9月25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东北三省考察,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这是25日下午,习近平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了解粮食生产和收获情况。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就在那天下午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建三江

踏上黑土地,亲问稼穑 


在七星农场

习近平走进稻田

拿起一把稻穗

看谷粒、观成色

他说:

“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 


看到总书记来了

收割机驾驶员们下车围拢过来

向总书记问好

习近平同他们亲切握手

询问他们今年收成怎么样、粮食价格怎么样

家庭收入怎么样、子女就业怎么样

农场经营有什么困难和要求

叮嘱他们注意作业安全 


临别时

总书记跟大伙儿说了三个“衷心希望”:

“衷心希望农业进一步搞上去,

衷心希望像建三江七星农场这样的地方,

国有农场的现代化农业能够搞得更好、改革能搞得更好,

也衷心希望农场的干部职工们能够生活得更好。”  


回忆当时的情景

小陆说:

“总书记特别平易近人、随和,

唠的都是家常嗑。

总书记心系北大荒,

关心农场职工,

让我们感到种地打粮是件特别光荣的事儿,

干劲儿更大了。” 


当天

在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一楼大厅

习近平总书记双手捧着一碗大米

意味深长地说道: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2018年9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抵达黑龙江省开始考察。这是习近平在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一楼大厅,察看当地出产的各类农产品。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此前

谈到粮食安全问题

习近平曾讲起自己吃不饱、饿肚子的经历

他说:

“我们这一代人或多或少都有吃不饱、饿肚子的记忆,

三年自然灾害时,

我在学校住校,

吃的也是很差的,

晚上只能喝汤,

叫做‘保证七分饱’。” 


上世纪60年代末

十五六岁的习近平来到梁家河大队

开始了艰苦却受益终生的知青岁月 

那时的陕北大米很稀罕

逢年过节都吃不上

习近平七年知青生活中

他仅吃过一次白米饭

是村民李印堂送给他的 


饿肚子的岁月不能忘

粮食安全这根弦不能松 

一米一饭

关乎国家安危、人民幸福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习近平对粮食安全问题频频作出指示 

“要在严格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

全力组织春耕生产,确保不误农时,保障夏粮丰收”

“要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支持力度,

保障种粮基本收益,

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

“即使是疫情最重的湖北和疫情较重的省份,

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农民开展农业生产”

…… 


时时惦念

层层部署

习近平常抓不懈

使粮食之基更牢靠、发展之基更深厚、社会之基更稳定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