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被困武汉两个多月 这个小伙的经历,让人唏嘘

作者|张蓉,吴秀笔
  • 故事人物
    • 但俊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钱江晚报
  • 发表时间
    • 2020-04-07

在武汉“封城”的两个多月,但俊加入志愿者车队,去红十字会做义工,参与方舱医院的建设,到社区和隔离酒店做志愿者……在疫情中心,这个小伙带着满腔热血,完整经历了武汉从冰封到解冻的全过程。

4月8日,武汉将解除对离汉离鄂通道的管控。遭遇封城,经历解封,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重逢在最美的人间四月天。

春暖花开日,武汉重启时。在武汉封城期间开爱心滴滴的湖北襄阳司机,滞留被困却主动加入义工的外乡年轻人,TR188航班临降杭州集体隔离的武汉乘客,在华南海鲜市场眼镜城做生意及早自救的温州老板……70多天后,我们和这些曾记录的当事人一起回家,重新归来。

28岁的湖北汉川人但俊(化名),能听到武汉苏醒的声音——

城市不再安静得如同一潭深水;东湖里青蛙的叫声,开始被马路上的车声覆盖;不远处的轻轨重启,它们穿越都市的噪音变得那么悦耳;窗外,行人渐多,有了人气的城市,一下又开始生动起来。

3月24日,好消息传来——武汉即将解封。

就在前几天,但俊走出康复中心,住进一家旅馆居家隔离。他本想来找工作,却意外被滞留。在武汉“封城”的两个多月,但俊加入志愿者车队,去红十字会做义工,参与方舱医院的建设,到社区和隔离酒店做志愿者……在疫情中心,这个小伙带着满腔热血,完整经历了武汉从冰封到解冻的全过程。

4月8日,武汉解封的阳光即将普照。但俊计划着,当天,不着急回家,他要参加一场线下面试。新的未来,在等待着他和这座城市。

被困后加入志愿者车队:用新车接送医护人员、运输抗疫物资

滞留武汉主动做起志愿者的但俊。

1月23日,武汉封城,但俊和其他异乡人一样被困城中。

八天前,他刚在广州辞掉一份销售工作,搭乘高铁来到武汉。他参加了几场面试,试图在这里开启新职场。

他用工作三年的积蓄,在武汉买了辆车,穿梭在热闹的人群中买年货。除夕前一天,他将风风光光地开着车,将自己和这车年货,送回70公里外的老家。

没想到,“城门”突然关了。

但俊困在酒店,网上的各种报道,看着心急。他忍不住想,“既然留下来了,就要提供些举手之劳的帮助。”

他前后加入五六个志愿者群,“起初,大家自发捐款,从仙桃购买口罩供应到医院。后来发现,有很多支援物资进不来,到处都是需要接送的医护人员。”

大年初一,但俊开着刚买的车,加入汉阳志愿者车队的行列,往各地运送防疫物资,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短短三四天,汉阳志愿者车队从六七十人发展到300多人。

其中一天,但俊和十多人一起,把近1000桶消毒水送往雷神山医院。

“一桶50斤,足足23吨重,光搬卸就用了两三小时。”但俊回忆说,当晚十点多,将消毒水送到时,他已经大汗淋漓,“两个胳膊痛了两三天,想抽烟,烟都叼不到嘴里去。”

但俊接送过一位护士,她说之前为了上班,从位于江夏纸坊的家,到中部战区总医院,前后走过两三次,“往返40多公里的路,我开车都要1个多小时,她一个女孩硬生生走过去,听着就心酸。”

但俊一天接送七八个医护人员。起初,他只戴着很薄的口罩,直到有一天,一位护士给了他两个N95口罩。“我觉得她更需要,就撒谎说我有,可她还是坚持把口罩留在车上。”但俊像宝一样,把那两个口罩戴了好几天。

1月28日,但俊又加入武汉市红十字会做志愿者,负责搬卸物资。“当时医院不能直接接收物资,要先送到武汉市红十字会。我送货时发现,那边没有人帮忙搬运,挺需要人。”但俊说,那段时间有很多物资运来,每天都堆满操场一样大的仓库,“总是一批货还没卸完,又一批进来了。”

到社区做志愿者:帮四五百户居民代购 照顾100多人起居

但俊也面临急迫的现实问题。2月初,但俊的经济状况告急,他从近300元一天的酒店,换到70元一天的旅馆。在即将要还信用卡、车贷、房贷等多重压力下,吃住都成了问题。

2月中旬起,但俊先后到汉阳、武昌、洪山的三家街道做志愿者。在包吃包住的街道,他一边自救,一边继续为这座城市的抗疫贡献能量。

他曾到社区,帮四五百户居家隔离的人送菜,代购物资或药品;也曾到集中隔离酒店,为100多位新冠病毒密切接触者,配送三餐,解决生活起居的各种问题,并安抚情绪。

在湖滨花园酒店隔离点,每天一到饭点,但俊会和两个志愿者一起送餐,挨个敲门通知大家领取。担心饭菜冷,他们的动作总是很快,一个多小时,完成90多个房间的配送。

“电视坏了,水龙头拧不开,马桶堵了……有时我们变成了物业维修工。”但助人后的成就感,让但俊真正体会到,什么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在隔离点,但俊配送物资。

在隔离点,但俊帮助大家进行核酸检测。

有人会时不时给但俊塞一些零食,也有不少人加他的微信好友表达感谢。一个同龄的小伙子,在出酒店的前一天,特意让朋友送来一箱24瓶可乐。但俊说,尽管分下来,每人只有一两瓶,但已经很奢侈,“我大概有一个多月没喝过饮料。喝到嘴里时的那种气泡感,忽然感到特别幸福,有种被认可的感觉。”

一个13岁的小女孩,由于父母确诊被送进方舱,自己在酒店隔离了20多天。“她很乖巧独立,每天自己在房间上网课。我们平时格外留心她,帮她找上课用的各种器具,也时不时给她带些牛奶或水果。”

每当帮大家搬行李离开酒店,是但俊最开心的时刻,“看着这里的人越来越少,就感觉武汉好起来了。”

被核查为疑似患者:前后四天,仿佛坐了一次过山车

在湖滨花园酒店隔离点,大家将每周例行一次的核酸检测戏称为“考试”,连续两周阴性通过,就意味着可以回家了。

3月2日,新一轮“考试”来袭。但俊记得,当时大家都很兴奋,因为如果复核通过,酒店有一半的隔离人员都安全了。

第二天中午12点,正给大家准备午饭,但俊却接到一通让他心惊的电话——“你是单阳,疑似新冠。”短短几个字,瞬时让他陷入恐慌,“大家的一日三餐都是我们准备,万一我携带了病毒,很担心会交叉感染。”

他立刻赶回房间自我隔离,从中午等到晚上,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家人都不知道我在隔离点做志愿者,以为我住在朋友家。如果确诊,我就瞒不住了。”一边害怕,他一边安慰自己,“我身体没有任何异常。”平时,但俊身体素质不错,很少感冒,他有十多年没去过医院了。

当晚七点多,志愿者车队的人,把但俊送往医院,“司机听说我也是志愿者,努力安慰我,一路聊了一个多小时,我情绪稳定了不少。”

到了医院,但俊却又紧张得睡不着觉,手套和口罩基本没摘下来过,20多小时没敢吃饭,也没去过卫生间。

所幸,他担忧的一切没有发生。而后,医院接连两天的检查证明,但俊没有感染新冠病毒。

仿佛坐了一次过山车,四天里,但俊亲身体验了一遭人生的跌宕。他感觉以前的自己在空中飘着,而如今,在武汉经历的一切,让自己接回了地气,“我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在病毒面前,人人平等。”

康复中心再做志愿者:庆幸在二线参与这座城市的抗疫

3月6日,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方舱医院正式“休舱”,转为康复中心,但俊被送到这里和260多人一起集中隔离。

但俊对方舱医院并不陌生。事实上,他曾是方舱医院的建设者。

他回想起,2月初,在经济压力下,他打过九天小工。他接连去过四家方舱医院,帮忙铺板搭床,建造起这些生命的“诺亚方舟”。但他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住进来。

就像武汉封城之时,他从无可奈何地留下,到决心自己做些什么。在康复中心,他再次改变自己的既定身份,承担起志愿者的角色。

他分发物资,配送三餐,饭后,组织大家一起,进行八段锦等身体锻炼。戴着那顶武汉志愿者的小红帽,他忙得不亦乐乎。

每晚七点,大家零零散散地坐在大屏幕下,准时观看《新闻联播》,关注疫情动态。

在康复中心,但俊组织大家做八段锦。

气温渐渐升高,墙壁挡不住春天的气息。但俊猜,此刻,像南方疯长的植物,层层叠叠的希望,已经在四处蔓生。

像但俊一样,人们都在期待那个冰融雪化的解封时刻。

3月24日,好消息终于来了——武汉即将解封。

几天前,运转了44天的湖滨花园酒店隔离点关门大吉。“很开心,也有点遗憾,我没有见证这个时刻。”但俊说,尽管没在一线,但很庆幸自己在“二线”,参与这座城市的抗疫。

三八节,但俊为康复中心的女士送花。

4月5日,但俊隔离期满,武汉也将在三天后恢复对外交通,但他并不打算立刻离开这座城市。当天,他便去医院进行复查,确认身体状况没有异常。

生活已经重启,因疫情而延误的几场面试陆续恢复。这几天,但俊完成了三四家公司的电话面试。4月8日武汉解封当天,还有一场线下面试等着他。

但俊相信,自己和江城一同渡过了难关,新的未来,一定在等候着他和这座城市。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