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也没想到,“青椒肉丝”四个字竟会把人看哭

作者|沈伯韩
  • 故事人物
    • 肖晶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新华社
  • 发表时间
    • 2020-03-25

肖晶还是有点拿不准医护人员的需求,就随口问了一句:“那给你们配青椒肉丝这样的菜可以吗?”电话那头随即传来兴奋的声音:“我们能吃到青椒肉丝吗?”肖晶告诉我,她顿时就有一种“在家大鱼大肉吃饭是罪过的感觉”。

讲述人:沈伯韩

1月底,我提前结束休假,从老家赶回北京。一来担心愈演愈烈的疫情会导致北京也封城,如果回不来,会很影响工作和生活。二来想着也许还有机会,能去武汉参加疫情报道。虽然没能第一时间赶赴武汉,心中一直存着念想——如果不去,我会遗憾。

2月18日,我和其他三名同事,站在了武汉火车站的月台上。列车驶离,周围忽然安静下来,但这安静并没有给我带来安宁,反而有一种紧张弥漫其间。车站里几乎没有人,偶尔见到几个身影,都隐没在光亮里成为移动的剪影。

2月18日,武汉火车站里人很少,一名男子走在车站里。

走出车站,我透过口罩深深吸了口气,想要分辨出武汉的气息——那是冬末的冰冷和清寂。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只能依靠同事、在武汉的朋友等提供帮助,逐步开展工作。

来之前,我就给自己确定了几个方向,其中之一就是要尽可能多地接触、了解、拍摄疫情之下普通人的生活。

志愿者无疑是在疫情中帮助老百姓过上相对正常生活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我先后采访过多名志愿者,他们性格不同,投身志愿服务也各有缘由,但从他们身上无一例外都能感受到无私、爱心与真诚。没有过多宏大的理想和信念,只有普通人的默默付出和坚持。

3月7日,在武汉市“三串肆季”餐厅,老板娘肖晶谈起自己投身志愿服务的缘起时,动情落泪。

“80后”肖晶是一家试营业没几天就因为封城而歇业的烤串店老板娘,武汉人,她告诉了我一个青椒肉丝的故事。

在武汉封城之初,她就加入朋友组建的志愿者队伍,为一些医院寻找各类物资。后来,她通过其他志愿者了解到,武汉一家医院的120急救医护人员因为工作时间很不规律,没法按点吃到饭。医护人员在电话里告诉她,他们就想吃一顿真正的热饭,而不是像自热锅那样的饭。

肖晶还是有点拿不准医护人员的需求,就随口问了一句:“那给你们配青椒肉丝这样的菜可以吗?”电话那头随即传来兴奋的声音:“我们能吃到青椒肉丝吗?”肖晶告诉我,她顿时就有一种“在家大鱼大肉吃饭是罪过的感觉”。

随后,她决定将自己经营的只有一口炒菜锅的烤串店改造成爱心志愿者食堂,为医护人员、社区孤寡老人、农民工、在武汉工作的其他志愿者们免费提供热腾腾的盒饭。

采访之后,肖晶一定让我尝尝他们的爱心盒饭,厨师正好炒了青椒肉丝。青椒鲜嫩,肉丝很多,配上热腾腾的米饭,很香。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