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苗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这位女少将领衔与魔鬼赛跑

作者|马郡
  • 故事人物
    • 陈薇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中国好故事
  • 发表时间
    • 2020-03-04

闻令即动、争分夺秒,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制赛跑中的“种子选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少将领衔的科研团队集中力量展开应急科研攻关,已经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闻令即动、争分夺秒,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制赛跑中的“种子选手”,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少将

领衔的科研团队集中力量展开应急科研攻关,

已经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多年以来,

陈薇一直在生物安全领域的“无人区”探索,

曾经用超过十年的时间,

成功研制首个纳入国家战略储备的重组疫苗。

这一成果,

让她成为“生物危害防控”国家创新团队的学术领头人。


陈薇常对战友说:

“在生物防控的战场上,

我们是一线中的一线!”

陈薇强调的这“一线”关乎国家生物安全,

关乎十几亿中国人口,

甚至关乎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

与病毒赛跑研制“新冠疫苗”


今年1月26日,农历大年初二,

54岁的陈薇少将带领专家组进驻武汉。

2天后(1月28日),

由军事医学研究院与地方公司共同研制的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RT-PCR荧光探针法)

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审批,

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4天后(1月30日),

紧急展开的军事科学院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开始运行,

应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

配合核酸全自动提取技术,

核酸检测时间比现有时间大大缩短,

加快了确诊速度。


这是该专家组深入疫区进行科研攻关

取得的一项重要应用成果。

他们还深入救治一线,

开展疫情传播流行规律调查研究,

取得了一手数据,

为疫情防控提供应对策略和科学依据。


除了实现“新冠病毒”快速检测,

陈薇“非典”时曾用于1.4万医护人员而无一例感染的

“重组人干扰素ω喷雾剂”,

也在发挥作用。

这种喷鼻剂,

能抑制RNA病毒,

还能提高免疫力,

但因为技术难度大,

没能大规模生产,

目前还只用于部分一线医护人员。


此次出征武汉,

因为夜以继日地工作,

团队所有人都很疲惫,

但陈薇说,

大家都做好了“最坏打算”

——以最充分方案,做最长期奋战!

冒感染风险抗击非典


大多数人知道陈薇,

是在2003年那场抗击非典的“战斗”中。

当年,37岁的陈薇临危受命,

带领团队对SARS病毒展开研究,

用实验证明了干扰素ω在人体内外

能有效抑制SARA病毒的增殖。


陈薇为了和疫情抢时间、争速度,

强忍负压缺氧的工作环境带来的身体不适,

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八九个小时。

“进实验室之前,

尽量不吃饭不喝水,有时还会使用成人尿不湿,

就为了在实验室里待得时间长一些,

出来的次数少一些。”


整个研究过程中,

陈薇的工作状态不仅是苦和累,

甚至要直面危险。

为采集非典样本进行攻关,

她冒着被感染的风险,

和同事南下广州。

对她而言,

这是她的工作所必须面对的。

由于每天都要与高浓度的非典病毒零距离接触,

陈薇与团队被隔离起来,

忍受着不能与家人团聚的辛酸。

这样分离的日子长达100多天,

她的丈夫麻一铭和她4岁半的儿子,

只能从电视中看到她。

有一次,陈薇的儿子看到妈妈出现在电视里,

扑上去亲吻,

发现不是真的后哇哇大哭。


最终,陈薇率领团队验证了干扰素的有效性,

并在防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包括小汤山医院在内,

全国30余所SARS定点医院近14000名

预防性使用“重组人干扰素ω”喷鼻剂的医护人员,

无一例感染。

陈薇因此一战成名,名震学界。

让中国疫苗走向世界终结“埃博拉”


“别人因为埃博拉走了,

中国人却因为埃博拉来了。”

在非洲部分国家的许多地区,

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2006年,

在多数国人还不知“埃博拉”为何物时,

陈薇就针对这一烈性病原体展开了研究,

她敏锐察觉到:

“埃博拉离我们也就是一个航班的距离。”


2014年,西非爆发大规模埃博拉疫情,

一时间,世界谈“埃”色变。

陈薇在疫苗研发的决策中挺身担当,

她要“做最好的、真正有效的疫苗。”

陈薇选择前往非洲,

主动走近未知的病毒危险,

了解疫苗接种情况。

在塞拉利昂工作的间隙,

她还访问了那里的一家孤儿院。

“当时有48个孩子,

全部都是因为埃博拉夺去了亲人生命的孤儿,

这让我们想把疫苗用在全世界人身上。”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

最终,陈薇团队经过夜以继日的科技攻关,

研发了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

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发疫苗境外临床试验“零”的突破,

也为疫区的无数生命打开了希望之门。

2017年10月,

该疫苗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新药证书和药品批准文号,

成为全球同类疫苗中首个获批生产的新药。


曾经有人问过陈薇两个问题:

埃博拉从来没在中国爆发过,

研究它有意义吗?

去疫区那么危险的地方,

有没有想过万一回不来怎么办?

对于这两个问题,

陈薇的回答始终是:

“穿上这身军装,

一切都是我应该做的。”

“学霸”从军报国研究“魔鬼”病毒课题


陈薇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县。

从小,她就是人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不但容貌秀丽,

还是一名成绩优异的“学霸”。


1984年,18岁的陈薇进入浙江大学化工系本科就读。

凭借优异的成绩,

大四毕业时,

她获得了浙大保送清华大学的唯一资格,

进入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攻读硕士。

陈薇生性活泼,

在大学时代培养起了广泛的爱好。

虽是一名理科生,

但是她爱跳舞,爱读书,爱写作,

还热衷于社会实践。


1991年,25岁的陈薇即将研究生毕业,

本已决定前往深圳一家著名企业工作的她,

却遇到了事业选择的“转机”。

因为帮老师购买实验试剂的机会,

陈薇来到了位于北京海淀区的军事医学科学院。

她被那里的尖端课题和科研设备所吸引,

于是萌生了参军,

到军事医学科学院做科研的想法。


经过一番周折,

陈薇放弃了在深圳企业的工作,

如愿以偿特招入伍,

怀着从军报国的理想,

进入军事医学科学院,

踏上了攀登医学尖端领域的漫漫征途。


“病毒是公共健康的最大杀手。”

凭着职业敏感和军人的使命意识,

陈薇将抗病毒药物作为主攻方向,

鼠疫、炭疽、埃博拉这些恐怖的病毒,

都是她的研究对象。

她的一位同事还曾在转业前劝她,

少搞这些“魔鬼”课题研究,

它们太危险。


但陈薇却认为,

各种致病微生物,

在战时可能成为敌人手中的武器,

而在和平时期,

则可能成为大规模疫情发生的罪魁祸首,

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

她觉得自己有责任投身其中,

为国家和人民研发“生物盾牌”。


为此,她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在实验室里待几个小时是家常便饭,

中途甚至没有时间上厕所;

忙的时候,

大年三十晚上她都会待在实验室;

生孩子那年,

她也只休了一个月产假,

就回到了实验室。


在她看来,

用科技的力量维护国家安全,

守护人民健康,

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战斗力,

就是对她最大的褒奖。

在频繁接触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职业危险面前,

陈薇从未退缩,始终坚守阵地,

毫无怨言地承担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她说:“我是一个母亲、一个女儿、一个妻子,

我希望我的家人健康,

同样希望全天下的人都健康。”


抵达武汉的第5天,

陈薇院士在金银潭医院,

见到了院长张定宇。

面对这位身患渐冻症、妻子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却依然奋战在一线的同行者,

陈薇的话很简洁:

“你的事迹让我非常感动”。

她忘不了张定宇更简洁的回复:

“彼此彼此。”


(综合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中国妇女报、中国科学报、人民网、钱江晚报等报道)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