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家风故事:“我不过就是一个看病的大夫”

  • 故事人物
    • 钟南山
    • 钟世藩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中国好故事
  • 发表时间
    • 2020-02-19

钟南山常说:“我不过就是一个看病大夫。”这份谦逊和执着,是他从父亲那里继承来,随后又传给自己的孩子。

84岁逆行“抗疫”一线,给举国上下吃“定心丸”——这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

钟南山常说:“我不过就是一个看病的大夫。”这份谦逊和执着,是他从父亲那里继承来,随后又传给自己的孩子。

今天,小编就和你分享钟南山院士的家风故事。

钟院长查房

钟南山说:“在我的生活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的父亲。”

钟南山的父亲钟世藩,是著名儿科专家,曾被世界卫生组织聘为医学顾问。

钟世藩

钟世藩21岁时,考入医学界知名学府——北京协和医学院。经过8年深造,他博士毕业后留校当了一名儿科医生。值得一提的是,同期入学的40人中,只有8人顺利毕业。

1946年,已在医学界颇有名气的钟世藩,被任命为广州中央医院(现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兼任儿科主任。3年后,正值新中国成立前夕,这位钟院长毅然选择留在大陆。

除了做研究,钟世藩还坚持每周二一早做主任查房。查房过程中,他不时地向年轻医生提问。为了应对院长的问题,医生们会在查房前晚开夜车跑图书馆查资料,还要找时间动手为患儿做化验检查。

其实,钟世藩的目的不是为了考倒医生,而是希望年轻人重视基本技能——不仅要动口,还要动手。他还要求,医生的病例记录要字迹端正、清楚易懂,汇报病情时必须脱稿,倒背如流。时至今日,这个查房传统仍在延续。

“人这一辈子总要留下点什么,才算没有白活”

钟南山小时候,有一次用交给学校的饭钱买了零食吃。父亲发现后,既不严词厉色,也不讲大道理,只是问:“南山,你想一想,这样做对吗?” 一句话噎得儿子说不出话来。

成年后,钟南山和父亲一样投身医学,救死扶伤。一天,父亲突然问:“南山,你多大了?”他回答:“(虚岁)36了。”父亲淡淡地说:“都36了,真可怕。” 

钟南山和家人

这几个字一下击中钟南山的心:是碌碌无为,还是奋发有为?此后,他下决心以父亲为榜样。

上世纪50年代,钟世藩首创儿科病毒实验室。之前,他自费买小白鼠,在自家顶楼做实验。钟南山的医学启蒙就是从那里开始的。

钟世藩晚年时,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视力急剧下降。但他坚持用一只手捂着一只眼睛,另一只手查阅大量国内外儿科资料,并结合自己几十年临床经验,花了四年写出《儿科疾病鉴别诊断》。考虑到许多基层医生文化程度偏低,他在书中用的都是通俗易懂的文字。

《儿科疾病鉴别诊断》

钟世藩写作过程中,儿子心疼他,劝道:“你年纪这么大了,写得这么辛苦,就不要写了吧!”

钟世藩一口回绝:“不要写让我干什么?让我等死吗?”

该书出版后,一连加印6版,刊发给全国基层医院。钟世藩得到1500元稿费,却分文不留。其中,700元给了帮自己抄书的一位医生,剩下的800元用来帮助他人。

1987年,钟世藩临终前还在和儿子讨论病毒相关的专业话题,并嘱咐他:自己死后千万不要开追悼会,节约大家的时间,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钟世藩曾说:“人这一辈子总要留下点什么,才算没有白活。”

钟家的两个优良传统

在钟南山眼里,钟家优良传统有两个:第一,就是要永远有执着的追求;第二,办事要严谨,要实在。至今,很多人还记得抗击“非典”时钟南山的名言:“病人的生命重于一切。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钟南山院士在赶往武汉的高铁餐车上

钟南山继承了父辈良好的家风,在自己孩子面前也以身作则,教导他们对家庭负责任,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他一再告诫儿女和孙辈:“要保持钟家的两个优良传统。只要有这两条,你们就会不断取得进步,而且还会比我取得更大的成绩。”

钟南山的儿子钟惟德,是一名泌尿科教授,2002年被评为“广州市十大杰出青年”。女儿钟惟月,曾是游泳运动员,获得过世界短池冠军,后在南加州大学就读会计专业,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

钟南山提及自己的儿女时,这样说道:“我觉得我的孩子还可以。受我的影响,我女儿的性格也比较执着。在南加州大学就读时,她既要学习还要参加训练,每天要保证六个小时的训练时间,还要跟上学习进度,日子过得很艰苦。”

钟南山曾这么鼓励女儿——如果你能度过这样的日子,将来遇到什么困难你都能挺得过。女儿听后,坚持了下来。

钟惟月在高中和大学期间曾多次获得“优秀学生”的荣誉称号,但她没有告诉过父亲,因为认为这是应该的。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