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谢侠逊于国难当头之际,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抗日救亡的滚滚洪流之中。
谢侠逊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谢侠逊于国难当头之际,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抗日救亡的滚滚洪流之中。他将妻儿送回浙江平阳老家,自己只身来到南京请缨救国。适国民政府拟派五位巡回大使出国募捐抗战军饷,其中,赴欧美各国的四人已经确定下来,即胡适、陈树人、萨镇冰和于斌。唯南洋一带的募捐大使尚无合适人选。谢侠逊得知以后,即找到邵力子毛遂自荐。南洋是欧美的殖民地,那里的社会秩序很差,战时出使这一带是很危险的。邵力子很为谢侠逊的报国之心和勇气所感动,当即答应为谢保荐。同时他还为谢题词曰:“胜者所用,败者之棋,明乎此义,复兴中国何难哉!”当时,几位将军也有感于谢侠逊的勇气,纷纷为之题赠。张治中将军的题词是:“虽剩一兵一卒,亦必抗战到底,必得胜利而后已。”李宗仁将军书赠:“有焦土抗战决心,持久抗战之精神,最后胜利必属我们。”冯玉祥将军则写了“象棋国手”四个大字为之壮行。
1937年底,谢侠逊离开南京乘火车到广州,然后转道香港坐船直航菲律宾。到达菲律宾以后,谢一行受到了当地爱国华侨的热烈欢迎。据当地《华侨商报》载:“本月24日晚7时半,在中华青年会举行欢迎棋王谢侠逊象棋抗战宣传大会。是晚,入场观战者极多,除所租1000把椅子坐满外,站立者在数百人以上。7时40分,大会主席许友超致欢迎辞,继为商会代表陈之多和谢棋王演讲。再由谢棋王和许友超象棋表演,并由商会召开大会,一时人山人海。”与会爱国华侨热情高涨,高呼“坚持长期抗战!”“祖国万岁!”等口号。商会代表还当场举手表决,一致同意每月捐400万元。自1938年1月至1941年12月菲律宾岛失守时止,广大的爱国侨胞共为祖国抗战捐款4700万元,为中国人民最后赢得抗战胜利作出了很大贡献。谢侠逊在菲律宾期间,充分利用自己棋王的特殊身份,下棋之余即大力宣传抗日救国,深受华侨们的爱戴和支持。募捐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成果颇丰。他与当地名手对弈,并不以胜负为目的,常常故意让棋。后来他自己谈及,此行目的是团结侨胞,劝募军饷,一致抗日的,内部自己人赛棋以和为贵,而不以搏杀成败为乐。
1938年,谢侠逊来到了马来西亚。当时隐居在槟城的象棋大师杨源得悉谢侠逊此行的目的后深受感动。他不顾年近八旬高龄,亲自来到谢侠逊义赛现场,与之进行了一场巅峰对决。此举当时轰动一时,杨源素有“常胜将军”的美名,这场义赛谢侠逊技高一筹最终胜出。是时,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老友林星桃闻讯也赶来赛场。他把自己当年与孙中山研究过的棋局带来赠送给了谢侠逊,这是孙中山先生留存下来的唯一的象棋弈局谱。谢侠逊后来回忆此事时,曾说孙中山遗局“全局各子,能精诚团结,拥护主帅,共御外侮。一时马来西亚侨胞大为振奋!”
谢侠逊这次以巡回大使身份赴南洋义赛募捐,历时两年。除了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他还去了印尼和新加坡,最后满载从南洋侨胞那里募捐来的大批钱物,取道缅甸回国。在滇缅公路上的旅途中,谢侠逊不幸染病,几乎丧命。在边境旅舍内治疗了一个多月才脱离了险境。返回昆明后,谢侠逊征尘未洗,又抱病举行了一场慰劳前方将士的象棋表演大会。
谢侠逊此次出使南洋,共募得捐款5000余万元,金银珠宝不计其数。他还动员了华侨技工3300人回国支援抗战。而他自己除车马费以外,没有支取国库一文钱。谢侠逊于1939年夏回到重庆,这时他已是须发斑白的半百老人了。他常在重庆的东方象棋协会与一些爱国民主人士下棋,同时他还为《大公报》副刊《象棋残局》专栏撰写棋稿,每日一局,从不间断。
有一天下午,谢侠逊正在东方棋会下棋,突然进来一位人士,令他又惊又喜。原来,时任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负责人的周恩来专程来拜会他。一番谈笑风生之后,周恩来提出和谢棋王对弈几局。谢侠逊欣然从命。交手(谢让周二先)以后,谢侠逊发现周先生的棋下得很娴熟,且攻守严谨,着法也灵活多变,水平非同一般人,不禁很是惊异。周恩来对他说,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提倡发展体育、活跃文艺。而象棋在延安是非常普及的,很多人都能下一手好象棋。下得多了,棋路自然也就熟了。言谈之中,周恩来对有关的象棋知识典故并不肤浅,二人因此谈得十分投机。谢的话题也从自己的力作《象棋谱大全》说到了古今棋谱的优劣短长;从《橘中秘》重当头炮谈到了《梅花谱》重屏风马的套路格局;从古代象棋名家谈到了今日棋坛上的各地高手。周恩来认真聆听,不时会意地点点头。最后,周恩来笑着说:“明人重马,清人重炮,我们应该重兵卒。”谢侠逊点头答道:“马虽有八面威风,但可用兵卒制约它。”周大笑:“对!”
谢侠逊知道,周恩来说的“兵卒”就是群众。抗日救国的根本出路就是要广泛发动群众。后来,他把与周恩来所下的第二局残局命名为《共纾国难》,发表在《大公报》副刊,以纪念这次非常有意义的会见。
自此以后,谢侠逊就经常到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所在地曾家岩,与周恩来对弈畅谈。其间,谢在《大公报》专栏里连续发表了《士兵至上》、《锄奸诛伪》、《兴中扫日》、《内战自杀》等别具特色的象棋排局,借此宣传抗日,反对内战。谢和八路军办事处的来往引起了国民党特务的注意,他因此收到了警告信。可谢根本不为所动,依然故我。终于他在一次前往曾家岩的途中突然遭到了特务们的毒打。谢侠逊被打断了一根肋骨,伤及到左肺,口吐鲜血,当即昏倒在地。他被曾家岩的通讯员发现及时送到了医院。周恩来闻讯,专门赶到医院来慰问他。
经历此事后,谢侠逊愈加坚定了自己坚持抗战反对内战的信念。抗战胜利后,他的象棋专栏中,又出现了《止戈为武》、《救民水火》、《制止内战》、《悬崖勒马》、《暴政必败》等旗帜鲜明的排局。明确表明了自己反对国民党大搞内战的立场。1947年,谢侠逊离开重庆回到上海,不久又返回自己的平阳老家,他重新启用过去的别号“烂柯山樵”,打算就此归隐山林,终了此生。但是次年,平阳解放了。他也因此又回到了上海。
1949年新中国成立。经周恩来总理的推荐,谢侠逊进入上海文史馆成为一名馆员,并被任命为全国象棋协会副主席。他开始为新中国的棋艺事业贡献余热。20世纪80年代,90高龄的谢侠逊出版了他的新著《象棋指要》。而且,老当益壮的他经常亲临象棋大赛现场,与新中国的几代象棋冠军选手作对弈表演。1985年,上海市各界为谢侠逊举办了一次盛大的百岁华诞祝寿活动。他被誉为“百岁棋王”,国家体委特别授予他“体育运动荣誉奖章”;美国、英国、法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国的象棋组织以及香港、澳门等地都专门为他发了贺电祝寿;时任亚洲象棋联合会会长的霍英东先生还专程来到上海出席祝寿活动。江泽民同志为谢侠逊题词:“百龄高手,永葆青春”。谢侠逊深为人们给予他的尊敬所感动,在他的诗词中,曾有“人生百岁行程易,烂尽樵柯乐此身”这样的感慨。
1987年12月22日,一代棋王谢侠逊在上海与世长辞,享年10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