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东亚运动会举行:香江见证传奇一刻

作者|许立群
  • 故事人物
    • 段世杰
  • 故事地点
    • 中国
    • 香港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人民网-人民日报
  • 发表时间
    • 2009-12-14

中国代表团在全部262个小项中夺取113枚金牌、73枚银牌和46枚铜牌,高居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

2009年12月5日,中国队入场。

第五届东亚运动会于2009年12月5日至13日在香港举行。

“创造传奇一刻”是第五届东亚运动会的宣传口号,但不只是一句口号。在东道主和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和见证下,本届赛会创造了诸多“传奇”时刻,为促进东亚地区的体育交流和提高,书写了新的篇章。

中国代表团实现五连冠

9个参赛代表团、22个大项、2300多名运动员,本届东亚运动会赛事规模超过以往,为历届之最。中、日、韩三强领跑东亚的格局一成未变。

派出了405名参赛选手的中国代表团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实力超群,在全部262个小项中夺取113枚金牌、73枚银牌和46枚铜牌,高居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这也是中国代表团在东亚运动会上第五次名列金牌榜第一。

中国代表团团长段世杰评价,“中国代表团圆满完成了参赛任务。”

首先,大部分参赛项目发挥了应有的竞技水平。男排、女排、女篮、女子橄榄球夺得冠军令人振奋;游泳、田径、赛艇等项目克服了连续参赛、身体疲劳的困难,不仅获得半数以上金牌,而且创造了多项赛会纪录;跳水队发挥稳定,包揽了全部金牌,乒乓球、羽毛球队以新人担纲,不畏强手,完成了目标任务。非奥运项目台球、体育舞蹈等也有良好表现共获9枚金牌,展现了精湛技艺。

新人得到锻炼、积累了经验也是参赛的一大收获。着眼于备战明年亚运会和2012年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在一些项目上起用年轻选手,其中不少人是第一次参加国际综合性运动会。在柔道、跆拳道、乒乓球、羽毛球等具有世界水平的激烈对抗中,年轻选手在与强手的切磋中学到很多,东亚运动会对年轻选手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

通过比赛查找问题,以更好地备战伦敦奥运会也是参赛的目的之一。本次比赛暴露出不少问题:以年轻选手组成的男足和男篮表现不佳,男足小组未出线、男篮大比分输给韩国队、又负日本队未获奖牌;举重、射击、跆拳道等项目中多位奥运冠军未能发挥应有水平等,反映出一些项目在后备人才培养、平时训练、参赛准备、临场指挥等方面还存在差距,这些问题值得认真总结和反思。

东道主参赛办赛双丰收

东道主香港代表团在本届赛事中“创造传奇”,一举夺得26枚金牌和110枚奖牌,跃居金牌榜第四位,而在前四届东亚运动会上,香港代表团总共只获得7枚金牌,36枚奖牌。

本次赛会,东道主增设了自身具有绝对优势的壁球项目,并横扫全部7枚金牌。

最大的“奇迹”来自于足球赛场。中国香港队在男足比赛中一路战胜韩国、中国、朝鲜等队,并在12日的决赛中以5∶3赢得点球大战,出人意料地击败夺冠呼声最高的日本队夺得冠军,这也是香港足球的首个大赛冠军。此外,香港代表团在乒乓球、羽毛球、自行车、帆板、男子橄榄球、武术、台球等项目上都充分发挥了水平,获得了大面积丰收。

作为东道主,香港在办赛上也以充满爱心和创新的“香港模式”赢得了各方的交口称赞。

香港虽然是国际商贸和金融中心,但特区政府并未因财大而气粗,而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尽可能降低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不管是开幕典礼、场馆设施、食宿接待、交通安排,香港都因地制宜、因赛制宜。

精彩的开幕式令人难忘。香港颠覆了将开幕式置于大型体育场馆的“传统”,别具一格地举办了一次“水上开幕式”,以偌大的维多利亚港作为舞台,以五光十色的高楼大厦作为背景,花钱不多,但效果奇佳。现场观众创纪录地达到30万人,也创造了一个奇迹。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