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了二十年,把老北京画“活”了

作者|王琪鹏
  • 故事人物
    • 杨信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北京日报
  • 发表时间
    • 2019-09-02

“心里没底,落不下笔。”杨信每画一物,总是先要到实地去考察。前段时间,他骑了90公里的摩托车,就为了看一眼通州土桥镇水兽的现状。他说,看照片和看实物,感受肯定不一样。

1.jpg

老北京到底是什么样子?画家杨信用了二十年,去寻找老北京的魂。他拿起手中的画笔,画老胡同,画老行当,画过年的老例儿……他把老北京画“活”了。

杨信打小长在安定门内的分司厅胡同。儿时的生活经历,让他对北京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特别痴迷。地坛的古柏,自家的门洞,雨中的胡同,都是他作业本上的“主角”。

长大后,杨信进了报社,当了美术编辑。这时候,北京城的面貌正在发生巨变,一条条胡同告别了历史舞台,变成了现代化的小区。老街坊们住得远了,一些老行当、老习俗,也慢慢地见不着了。随着年龄不再年轻,杨信画胡同的愿望更强烈了。

他骑上电动车,拍胡同、画胡同,试图找回记忆中那个儿时的北京。在一幅“民以食为天”主题的作品中,他画了一个保存西红柿酱的场景。

上世纪70年代,一毛钱能买十斤西红柿,根本吃不完。怎么办?做成西红柿酱。人们把西红柿酱装进输液用的瓶子里,再放到水井里“冰镇”保存,这是当年比较流行的做法。“这画的就是我们家院子。”杨信说,这么有滋有味的一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

杨信画胡同,充满了生活气息。一次,杨信办展览,一位观众指着画感慨地说:“这不就是我吗?”

2000年,他出了第一本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此后,几乎每年,他都有新作问世,画中的北京元素也越来越丰富。他创作的《捧读胡同》《京城老行当》《大前门外》,被读者誉为“京味儿民俗画三部曲”。

从锔盆锔碗、缝穷这样的老行当,到内联升、同仁堂这样的老字号,再到老北京的年俗,这些题材,都是杨信创作的灵感来源。十几年前,创作《大前门外》,杨信逐一拜访了前门大栅栏地区的老字号;今年,为了创作神兽主题的新书,他又把中轴线上的石刻文物都看了一遍。

“心里没底,落不下笔。”杨信每画一物,总是先要到实地去考察。前段时间,他骑了90公里的摩托车,就为了看一眼通州土桥镇水兽的现状。他说,看照片和看实物,感受肯定不一样。

他画老字号“王致和”,光调研就花了8个月。他拜访了所有能找到的专家,去档案馆查资料,找街坊聊天。从“王致和”最早起家的延寿寺街,再到周边多如牛毛的胡同,他骑着电动车挨个儿踅摸,试图找到老字号的商业密码。

“一个小店能生存三百多年,绝对不是偶然。”他发现,王致和在当时具有超前的服务意识,夜里是不打烊的。他还发现,王致和所在的位置,周边住着许多京剧名家。他把这些发现熔为一炉,画成了一幅7米长的油画,画中有700多个人物,讲述了老字号创业、发展的历史,让人过目不忘。

画着画着,杨信心里却多了遗憾,还有紧迫感。“许多上百年的老字号,连一张老照片都没留下来。”他说,文化是需要传承的。现在的人还能看到当年的遗迹,以后的人呢?他们又该怎么说北京呢?于是,他把目光放在了孩子们身上。

杨信把自己拍摄的数万张照片和画作原稿分门别类,编写成了《画说北京》教案,每年在北京五中、府学胡同小学、培新小学等十几所学校给中小学生讲课。

他认为,这种具有现场感的叙述,可以帮助孩子们更深刻地理解北京城。他给孩子们上课,也给青年教师进行培训,他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让老北京的故事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他说,从小就听大人讲老北京的各种故事,如今,他也想把这些故事继续讲给孩子们,“北京的文化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讲完的。”

为了讲好北京故事,杨信把平时都不肯轻易示人的原画拿了出来,带到课堂上用作教具。他坚信,只有让孩子们看到了原画,才能明白自己的一番苦心。“给孩子们讲课,我舍得。”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