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1986年上海城市规划浦东机场,是选在原川沙县合庆乡境内,后经技术论证,这里的地质状况不适合,于是南移4.8公里进入原南汇县祝桥乡、东海乡境内。
2000年8月31日,经过近一年的试运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期工程通过国家验收。
在开工建设之初,浦东机场的选址曾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1996年初,浦东机场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讨论通过后下发。当时担任一期建设指挥部航站区工程处处长,后来又担任二期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的王其龙在《梦想从浦东机场起飞》文章里回忆了选址过程。
该文介绍,最早1986年上海城市规划浦东机场,是选在原川沙县合庆乡境内,后经技术论证,这里的地质状况不适合,于是南移4.8公里进入原南汇县祝桥乡、东海乡境内。1994年2月,又提出要尽可能减少动迁农民住宅,东移700米。因为选址东侧是长江南岸滩涂,约有300米宽的潮间带,迁徙候鸟160种,还有许多国家保护的珍稀鸟类。
1960年代围垦地后来成为机场第一跑道 浦东档案馆 供图
机场最东面跑道原貌 浦东档案馆 供图
如何既保护飞行安全,又不破坏鸟类的生态环境?
当时鸟类、河口、生态等多学科专家多次进行实地调查和科学论证,决定在机场选址外侧海滩上围海促淤,整治滩涂,围垫鱼塘,清除垃圾堆场,铲除芦苇草滩,使鸟类食源断绝,而另外在九段沙为鸟类重新打造一片让它们得以快乐安逸栖息的理想区域,从而实现了“驱鸟引鸟”的目的。
王其龙在文中回忆,当时国内建设这样大规模的机场还是第一次,没有经验,也无参照。因此,机场指挥部将视野瞄向了全世界的设计者,38家具实力的规划、设计公司参与了这一设计方案的竞标。经过几轮评审筛选,最终确定法国巴黎机场公司设计师安德鲁设计的“鲲鹏展翅”建筑中标。
初露端倪的机场面貌 浦东档案馆 供图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