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旦逝世:失去右腿后曾自嘲“四体投地”

  • 故事人物
    • 潘光旦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人民政协报
  • 发表时间
    • 2017-01-05

有一次下雪,一个小男孩看到潘光旦拄拐在雪地上留下的印迹,以为是什么小动物,跟踪脚印直到发现潘光旦。小男孩说:“我在校园里发现好几回这种脚印,又不像什么小猫小狗,原来是你啊!”

1.jpg

潘光旦。资料图

1967年12月9日,潘光旦逝世。潘光旦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曾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是清华四大哲人之一,博学而又幽默。

1914年,潘光旦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参加跳高不慎摔伤了右腿,后因感染不得不截肢,从此落下残疾。但他从不避讳自己的残疾,甚至还常拿自己的残疾“开玩笑”。

在清华园的时候,有一次下雪,一个小男孩看到潘光旦拄拐在雪地上留下的印迹,以为是什么小动物,跟踪脚印直到发现潘光旦。小男孩说:“我在校园里发现好几回这种脚印,又不像什么小猫小狗,原来是你啊!”潘光旦回家就把这个故事当笑话讲给家人听,还夸奖那个小男孩有寻根究底的劲头。

一次,潘光旦在西南联大演讲,当讲到孔子时,他说:“对于孔老夫子,我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的。”说着,他低下头看了一眼自己缺失的一条腿,更正道:“讲错了,应该是四体投地。”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晚年,他被打成右派,而且视力极差,有一只眼睛根本看不见,有人开玩笑地说:“你这个人,立场、观点都有问题。”他不无幽默地回答:“我不但立场、观点有问题,我这方法还有问题呢,我架的两根拐杖是美国货,所以方法也有问题。”

面对自身残疾,潘光旦没有自卑,反而常常幽它一默,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张汝伦教授夸赞潘光旦说:“(他)始终站在我们文化的最积极的方面,来观察世界,来对世界做出自己的回应。”

收藏
喜欢|
网友评论
{{remnant}}/300
还没有评论,快来占领沙发吧~

最新评论

{{item.uname}} {{item.createTime}}

{{item.content}}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