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看到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我就对近平同志说:“你为正定人民办了一件大事,正定人民永远忘不了你。”
故事摘编自《学习时报》的文章《“正定确实是近平同志从政起步的地方”——习近平在正定》,发表时间为2018年01月24日。故事讲述人——程宝怀。程宝怀1981年任正定县委副书记,后任县长。
近平同志首先解决的是正定县征购负担过重的问题,这是关系到全县人民温饱的大问题。
高征购当时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农业学大寨”先进县的一个重要条件,没人敢提出异议,但近平同志做事实在,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敢于大胆提出和解决问题。
近平同志到正定以后,开了不少座谈会,对正定的情况进行了解,再加上他经常下乡调研,所以在短时间内就对正定的情况了解得比较详细了。
一天晚上,近平同志到我办公室来。他说:“程县长,最初省委让我到‘好县’工作,依你看,‘好县’的标准是什么?”我说:“咱正定就是‘好县’,标准很简单:第一,咱们对国家的贡献大,每年粮食征购7600多万斤,是河北省的老大,老书记冯国强说明年咱们还要争取交一个亿。第二,正定的领导班子很团结,老中青结合,你20多岁,我40多岁,冯书记50多岁,是个团结战斗的班子。第三,正定是‘农业学大寨’先进县,咱们的三角村是先进典型,全国各地都来参观学习。”
听后,近平同志笑了,他说:“老程同志,是不是‘好县’,应该以综合指标来衡量。咱们县去年农村人均收入是148元,你刚才说到的学大寨先进的三角村,亩产过千斤可农民还吃不饱,他们偷着到外县换山药干吃,回来交征购。这些事,你了解不?”我说:“我了解。”
近平同志点点头,继续说:“咱们正定县在经济上是农业单打一,在农业上是粮食单打一。咱们为了交征购,年年扩大粮食面积,压缩经济作物面积。现在咱们全县的经济作物,棉花还剩一万亩。我们现在的粮价30年一贯制,小麦一斤1毛2,玉米一斤8分钱。咱们粮食交得越多,群众收入水平就越低。依我看,咱们正定县实际是个‘高产穷县’!”
听到近平同志这么说,我“激灵”一下子,当时有点儿接受不了。我说:“‘农业学大寨’的红旗就在办公室挂着呢,哪能说咱们不是‘好县’呢?”
近平同志说:“咱们的‘贡献’越大,农民的收入就越低。这个问题必须得解决一下。我想给中央写个信,反映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把高征购减下来。”
当时我吃了一惊,连忙说:“这可不行,这可是政治问题,我得先跟老书记汇报一下。”
果然,我一跟冯书记说近平同志要向中央反映减征购的事,冯书记就急了,说:“这个可不能让近平反映!这事,要反映就你反映,出了问题你兜着!”
我回来又找近平同志谈,我说:“冯书记不让你反映,怕你犯错误。他说让我反映。”
近平同志说:“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怎么会犯错误?我去跟冯书记谈谈。”
他那次跟冯书记怎么谈的,我不得而知。后来听说近平同志和县委副书记吕玉兰同志给中央写了一封信,反映正定高征购使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时间不长,中央、省委、地委联合调查组来到了正定,对正定征购是否负担过重问题开展调研,召开了几个座谈会,调查组一致认为近平同志反映的情况属实。之后上级决定把每年正定征购7600万斤核减到4800万斤,减了2800万斤。这一减,可了不得了。1983年,我们召开三级干部会(县、乡、村三级干部会),对种植结构进行调整,适当压缩粮食作物面积,上经济作物,当年种植“中棉十号”17万亩,一年农业产值就翻了一番,农民人均收入从148元涨到了400多元,翻了一番半,一年就彻底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那年,看到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我就对近平同志说:“你为正定人民办了一件大事,正定人民永远忘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