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白茶十万亩,宋昌美的女子合作社占十分之一,排的上前三名,集研发、销售、教育于一体的白茶服务中心综合大楼、溪龙仙子白茶会所也相继落成。
赶在晨曦露珠蒸发之前,手采安吉白茶时,每一个芽头不是掐,而是撇,要制一斤成茶,需要这样的芽头至少七万个……
抓住白茶抢到先机
绵绵竹海,满目碧绿,清风拂过,如有淙淙溪流。很多人从电影《卧虎藏龙》的完美画面上记住了中国竹乡安吉。但在上世纪90年代初,宋昌美从附近的梅溪镇嫁到溪龙乡黄杜村时,由于村里经常发生小流域水土流失,家里穷得除了一片荒山一无所有,仅靠两年一季的毛竹维持生计。
1995年,偶然听说中国茶叶研究所办炒茶培训班,宋昌美眼前一亮,第一个自费报名去了杭州梅家坞。“当时,我在村里的老茶厂当记工员,由于炒茶技术差卖不出价,一天的工资只有10元,1000元的培训费都是我东拼西凑借来的。”一个月下来,宋昌美眼界大开,她意识到,只有好茶才能卖高价。回家后,她决定大干一番,于是和丈夫一起筹钱。
“我们没有抵押物,银行不肯贷款,亲戚朋友们也都穷,无奈之下,我们带着小孩跑到湖州市开了一家小杂货店。”两年后,宋昌美攒下了10万元,有了茶叶种植的启动资金,夫妇俩关了店门回到老家。
恰逢此时,县乡两级政府抓住小流域综合整治的时机,把黄杜村洪家坞作为一个试点,鼓励农民种白茶。原来,安吉几年前发现的一棵长了几百年的白茶树,专家通过无性繁殖试验培育出了幼苗。
有关白茶的最后记载出自北宋。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簿,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一千多年前它就是稀有贵重的名茶。
虽叫白茶,但安吉白茶不属于六大类中国名茶中的白茶,而是采用绿茶的加工工艺,由于失传已久,也可说是中国名茶的后起之秀。
当时用白茶古树繁殖培育的白茶苗,一株售价一块钱,多数人心中打鼓,都在观望,宋昌美却看到机会,大胆带头,举债承包了五十多亩荒山种白茶。
绿色有机创出白茶“金名片”
为了提升白茶品质,宋昌美的茶山全部按有机茶的标准种植,杀虫就用杀虫灯,以每50米海拔高度为一个区域进行编号,每个区域何时施有机肥、何时采茶,采茶数量、炒茶的具体情况,她都一一记录。
茶叶收采后,晚上炒茶,白天,宋昌美就背着装满茶的蛇皮袋去杭州、上海、苏州等地卖,却无人问津。“我几乎是挨家挨户上门推销,可茶商们都没怎么听说过,要么就嫌我没品牌。”
有一次,连续几天没好好休息,宋昌美不知不觉在杭州的公交车上睡着了,醒来后,三四十公斤的茶叶不翼而飞,皮夹子也被盗了。宋昌美发现自己被偷得身无分文,只好打车跑到客户店里,求客户付了车钱,又问客户借了100元路费,一路哭着回了家。
“那些茶叶等于我一年的积蓄,这对我打击很大。好在老公说,他再多打几份工把钱挣回来,来年我们一定吸取教训!”擦干眼泪,宋昌美接着干。
通过远程教育,她自学了各种有关市场销售、法律法规等知识。不久,为进一步打造品牌,她成功注册了“溪龙仙子”商标,先后通过了无公害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认证三道关,按茶商的选购数量和茶叶品级分类包装,并一一用编码机编码,对哪种茶卖给哪位茶商也做了细致记录。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宋昌美积极走出去,征战各种茶叶博览会,“溪龙仙子”陆续获得了上海国际茶博会国际名优茶金奖等多个奖项。
有一天,宋昌美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说,明年开春想来看她的茶叶。起初,她不以为然,那个外地茶商不过是从茶博会上拿了一张自己的名片。没想到第二年,对方真的来了,而且一来就要看她的种植基地。“我问他为啥要上山,他说,要看看到底是不是有机茶。后来看完,他直接掏出一捆钱放在桌上,要订600斤茶,我才意识到一笔大单就这样成了。”宋昌美高兴极了,那时一年她才生产2000斤。
随着政府对白茶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强,白茶开采节、白茶仙子大赛应运而生,宋昌美的白茶生意踩准了市场的节拍,变得越来越火。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她还投资建造了三千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年加工白茶达到了七千多公斤。
乐于助人,也是自我完善
“当我盖起了小洋楼,开上了保时捷,就想到了村里朝夕相处的姐妹们,她们许多都像我曾经那样,只是待在家里忙家务、带孩子……”2001年,宋昌美成立了安吉县溪龙乡女子茶叶合作社,联合八位能干的姐妹,发动了两百多名女茶农共同种白茶。
谁家没钱投资,宋昌美就替她们去银行担保;谁家没有茶苗,她就免费提供自己扦插的白茶苗;无论是炒茶技术,还是包装销售,她都一无保留地共享给姐妹们;想自立门户的,她还辅佐她们注册商标,堪称一条龙服务……越来越多的妇女自愿加入到她的女子茶叶合作社中来。
几年前,村里的张金凤家中一贫如洗,有两个患病残疾的女儿,每天都得吃药,只能靠丈夫外出打工挣钱。“一开始,我只是跑里跑外,帮张金凤争取民政和妇联的补助。但这不是长久之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于是,宋昌美主动提供了10万元的贷款担保让张金凤承包荒山,从扦插茶苗到炒制茶叶,手把手教她各种技术。现在,张家的50亩茶园每年有二十万元左右的收入,家里还盖起了三层楼房。除了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宋昌美每到省城或京城开会办事,总张罗着找专家大夫,帮张家的两个小姑娘治病。
让宋昌美欣慰的不止是大家的腰包鼓了起来,而是姐妹们的家庭地位也因此提高了,腰板直了起来,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在家说话时也变得有分量了,在老公和孩子眼里也更有魅力了……
在忙着助人为乐的日子里,宋昌美的心里越来越充实,好主意一个接一个。2005年,宋昌美入党后,在合作社成立了党支部,姐妹们“一对二”帮扶贫困妇女,还经常跑福利院、学校,关爱周边老人和儿童。“我们的很多活动和模式都借鉴了妇联的方法和经验,所以大家的态度十分积极,一有外出考察活动就赶紧报名,有时为当小组长、妇女主任竞争还很激烈,一些慈善项目需要捐款,姐妹们都生怕自己捐少了没面子。”
如今,安吉白茶十万亩,宋昌美的女子合作社占十分之一,排的上前三名,集研发、销售、教育于一体的白茶服务中心综合大楼、溪龙仙子白茶会所也相继落成……但宋昌美收获的,不只是白茶的清香,富裕的生活,还有一群心贴心的好姐妹。在她看来,每个帮助过别人的姐妹都是白茶仙子。她最享受的事,就是携手一群白茶仙子共圆幸福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