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明强是山东省莒县检察院检察技术科的一名法医,十八年来,他坚守平凡的岗位,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坚持公正廉洁执法,秉持“有限职责,无限服务”理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执法为民、敬业奉献”的宗旨观念。
邵明强是山东省莒县检察院检察技术科的一名法医,十八年来,他坚守平凡的岗位,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坚持公正廉洁执法,秉持“有限职责,无限服务”理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执法为民、敬业奉献”的宗旨观念。
作风过硬,积极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邵明强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执法,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被称为“贴心法医”。为了让来做鉴定的群众少跑腿,他常年坚守值班,放弃双休日、节假日和中午休息时间,为老百姓准确及时出具鉴定书。为了最大限度服务群众,他提出成立“流动法医鉴定室”,坚持到病床、到家庭、到现场为损伤严重、无法行走的当事人检验鉴定,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家门口,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检察机关的温暖。莒县某镇村民张某于2006年5月因车祸颅骨骨折、右股骨粉碎性骨折,接到莒县交警大队的鉴定委托后,邵明强先到医院看望了刚做完手术的张某,针对其从髂骨取骨行植骨术,术后恢复缓慢且行动不便的情况,制定了每3个月定期上门观察的方案。从2006年5月到2008年9月,邵明强共上门观察8次,直到张某伤情稳定,才对其做出伤情和伤残鉴定。一次次的上门服务,使张某由最初的悲观怨愤,到最后感激万分,重新点燃了生活的希望。近年来,他为被鉴定人提供上门服务210余人次。
他积极推行一告知三公开“阳光鉴定”机制,让800多名当事人感受到了检察机关“阳光鉴定”的便捷和公正,将矛盾有效化解在基层。2012年4月份,莒县检察院成立了“邵明强工作室”,主要通过开展阳光鉴定,协助处理由本院受理的与法医鉴定有关的轻微刑事案件、民事申诉案件的调处、弱势群体救助等工作。邵明强把上级颁发给自己的奖金捐献出来,连同鉴定中心鉴定费收入,设立了弱势群体救助金,专门救助经济困难的当事人。莒县长岭镇村民史某几年前丧偶,又因交通事故致残,丧失劳动能力,生活陷入困境。工作室向其赠送了首期救助金3000元,并制定了长期救助方案,每年发送两次救助金,用于保障史某子女的学习和生活,直至完成学业。目前,邵明强工作室已为90多名家庭生活困难的当事人免除鉴定费用20余万元。
业绩突出,坚守平凡工作岗位模范履行检察职责
邵明强始终心系职责、心向法律,对工作、对事业高度负责。他刻苦钻研业务,先后在《医学与护理》、《医学发展》等国内知名医学期刊上发表法医学论文20余篇,成为法医鉴定领域的专家。18年来,他共办理各类检验鉴定案件9800余起,其中尸体检验1900多具,从未发生过一起因检验鉴定不公、鉴定结论不准确等引发投诉的情况。
2008年年初,受害人许某被人击打致腰椎骨折,案件移送到检察院后,邵明强进行了认真审查,并应犯罪嫌疑人要求,对受害人腰椎进行了复查、会诊,审查认定许某为轻伤。案件进入审判阶段后,在犯罪嫌疑人的要求下,县法院通过省高级人民法院技术室,委托省公安厅对这个意见进行复核。省厅组织专家对犯罪嫌疑人家属提供的伤者CT片进行会诊,认定腰椎骨折属于陈旧性损伤,不构成轻伤。邵明强坚信自己的审查正确,遂逐级汇报至省检察院技术处,在省检察院技术处的支持下,在不到十天时间内,三次请省内知名专家组成专家组给予论证,最终认定了轻伤鉴定结论。近年来,他凭借敢于质疑的精神,通过严谨细致的检验鉴定,避免错捕错诉17人,有力维护了司法公正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医工作不仅要经常与血肉残肢和尸体打交道,还要经常“野外作业”。酷热难耐的夏天,尸体腐烂快,他经常在令人作呕的尸臭中解剖尸体。每解剖完一具尸体,几天内口鼻中只有尸臭味,每次吃饭时,再香的饭菜也只能味同嚼蜡般的强咽下去。寒风刺骨的冬天,呆在冰天雪地里,拿解剖刀的手常常被冻得麻木难忍。有一次,某乡镇中学生魏某上学途中遭遇车祸身亡。肇事司机被移送起诉后,被害人家属来到检察院,控告司机有故意杀人嫌疑,要求开棺验尸。接受领导安排之后,邵明强当即赶赴现场。棺材挖出后,随着盖板的打开,围观的人们一哄而散,尸体已高度腐败,恶臭刺鼻。邵明强在坟地边稍作处理就投入解剖工作,刺鼻的恶臭一阵紧似一阵地袭来,胃里止不住一阵又一阵地翻腾,就这样,他强忍着从上午十点一直干到下午四点。尸体解剖完了,他浑身也像虚脱了一般,瘫坐在地上。
秉公执法,永葆清正廉洁的共产党员本色
“心正才能笔正。那支写鉴定结论的笔,必须始终紧握在自己手中。笔一歪,法就不是法,我就不是我了。要让每一个当事人,都感受到法律的公正。”这是邵明强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他为自己立下“三不接”的规矩:不接受吃请,不接受礼品,不接纳当事人进家。被鉴定人所送的礼品,包括现金、购物卡等,他都一律坚持当场退回,有些被鉴定人撇下就走,他就转给内勤,让他们下次来拿鉴定书的时候一并拿走,并且立下一个看似不近人情的“霸王”规定:不拿走礼品,就不给鉴定书。据统计,近年来,他退到科里、院里、退回当事人的礼品达数万元。时间长了,社会上就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邵法医的笔,准又硬,搞不定”。正是因为这种秉公执法、清正廉洁的职业操守,他办理的近万起案件无一存异,成为了老百姓眼里公平正义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