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8月1日,
《长征组歌》在北京展览馆剧场隆重上演.
这是时年68岁的唐江
指挥《长征组歌》的第31年。
当演奏完第五曲《飞越大渡河》时,
唐江把指挥棒交到了
青年指挥家蒋燮斌的手中。
01
蒋燮斌刚指挥《长征组歌》时,认为这不过是十首合唱歌曲,凭借自己多年的专业技巧,应该很快就能驾轻就熟。
但随着了解的深入,蒋燮斌愈发感受到《长征组歌》的艺术魅力。他开始努力学习中国民族音乐知识,并多次向唐江请教指挥技巧。
每次演出前,蒋燮斌都要通宵达旦地研究谱子。即使谱子早已烂熟于胸,这个习惯始终未改。
2004年10月,在纪念红军长征出发70周年之际,蒋燮斌带领《长征组歌》剧组来到革命老区江西省赣州市,开始了《长征组歌》故乡行的巡演活动。
当《长征组歌》的旋律奏响时,舞台下挤满了当地的百姓,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老红军更让剧组人员感动不已。
马子跃请老红军们签名,其中有一位老人的签名让他至今难忘。
马子跃
《长征组歌》首演演员
他说,“我不会写字,我画个五角星,这就是我的名字。”
“五角星就是我的名字”,如此朴实的话语深深打动了马子跃,这份特殊的签名成了他最宝贵的藏品。
02
近年来,一个名叫“老战友”的合唱团知名度越来越高。
他们是1998年由《长征组歌》首演指挥唐江和30多名离退休的首演演员组建的合唱团,被称为“长征精神的播火者”。
谢公灿
《长征组歌》首演演员
忘不了这个情怀,歌队聚会时,必唱《长征组歌》,恨不得从第一曲唱到第十曲。大家就想:为什么我们不成立一个合唱团呢?我们把《长征组歌》继续唱起来。
从此,这些年过花甲的老人们开始了他们晚年的演出生涯,他们在身体状况普遍不佳、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一演就是20多年。
03
2020年10月,上海音乐学院结合新时代特点复排了《长征组歌》。
上海音乐学院派出了最强阵容,院长廖昌永担任艺术总监、总导演并登台领唱。
指挥家张国勇教授担任指挥,其余声部还包括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唢呐演奏家刘英,歌唱家方琼、陈剑波等。他们立志打造一部新时代版的《长征组歌》。
廖昌永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
我们请了很多党史专家、军史专家给同学们做讲座,也请来萧霞大姐给大家讲萧华将军当年是怎样创作的。
经过几十天的辛苦排练,2020年10月15日晚,上海音乐学院歌剧院内座无虚席,新时代版《长征组歌》在这里隆重上演。
80多年前,
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
用生命和热血赢得了长征的胜利,
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80多年过去了,
这种精神依然影响着无数中国人。
而凝聚了萧华和战友文工团艺术家
无数心血的《长征组歌》,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永恒经典!
网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