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醉拳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成龙、生动诠释咏春拳的甄子丹、掀起“少林热”的李连杰……这些荧屏人物承载了“70后”“80后”乃至“90后”心中的“武侠梦”。中华武术源远流长,金庸、古龙、卧龙生的武侠小说,在众多人心中埋下了一颗“武侠梦”的种子。
近日,四川成都几名小伙用手机自制的功夫“大片”走红网络,他们硬桥硬马的真功夫吸引了不少受众,又“燃”又热血的“大片”获得了不少网友的点赞和评论,同时也展现了中国武术的独特魅力。
习武二十余年武术已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着眼于一招一式、反复磨合打法、讨论短片动作……11月2日,在成都武侯区的一处公园内,片中主角王群正与团队中的武术指导张坤排练着新片内的动作,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想将尽善尽美的一面呈现在观众面前。
张坤和王群正在磨合动作。王磊 摄
今年35岁的王群来自山东,曾就读于成都体育学院,已经习武二十余年。大学毕业后,王群放弃武术,“转行”做过多种职业。但武术早已在王群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长达二十余年的训练,让王群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武术也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
王群腾空跃起。王磊 摄
而与王群相识十余年的师弟张坤则在毕业后就从事着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他参与了大大小小的武术表演和动作片拍摄,这也为他们短视频平台的创建积累了很多经验。
张坤为王群拍摄视频。王磊 摄
从小练武术的王群,对武术的情怀是其他人比不了的。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大热,毕业多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王群和张坤也萌生了在短视频平台上记录自己武术生活的念头,一个名为“俩大叔的功夫梦”短视频账号就此诞生。
短视频带火武术将传统武术带到大众眼前
“俩大叔的功夫梦”短视频平台的创建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王群从七八岁便开始习武,小时候在武术队的训练困于器械和年龄的限制,没有记录下来。而立之年的王群便想着趁自己还能练得动,将自己的武术场景记录下来。正好从事此行业的张坤也需要拍摄一些小样,两人一拍即合,便凭着一部手机和一台电脑开始了短视频创作之路。
2019年,王群和张坤带着一部手机、一台电脑,成立了“俩大叔的功夫梦”团队,并于同年5月开始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自制功夫短片。多数时候王群担任视频主角,张坤则因武行出身所积累的经验,作为武术指导、摄影师和剪辑师。
张坤和王群正在磨合动作。王磊 摄
因视频风格明快、镜头切换流畅、武术招式“拳拳到肉”,短时间内他们的账号就吸引了上万网友的关注。张坤介绍,虽然成片让人看得酣畅淋漓,但最初的每一次拍摄,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用手机拍出专业级武术短片。王磊 摄
“手机没有办法变焦,所以在拍摄的过程中,也摔坏了很多手机。”张坤在介绍拍摄过程时说道,虽然手机有无法变焦的缺陷,但是其轻便、高效率的形式让他们至今仍用手机录制视频。
除了设备的挑战,爆发力强、速度快、力量大等训练成果让主角们在拍摄的过程中时常受伤,他们在不停地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从最初无剧本,直接开始打到如今尝试拍有头有尾的小故事,他们的短视频越来越成熟。
不忘初心传播中国武术文化
“我们拍摄的短视频上热门的时候,还是非常开心的,这代表了作品被大家认可。”王群说道,随着短视频平台的阅读量和粉丝量的增加,他们也融入了剧情,用完整的故事吸引网友的注意力。
排练新短片的动作。王磊 摄
一次次视频的拍摄不仅让他们掌握了技巧,提升了视频质量,也带来了大量的“粉丝”关注。“收不收徒弟?”“开不开武馆?”“什么时候更新啊?”目前,“俩大叔的功夫梦”团队收到了不少诸如此类的私信。张坤坦言,随着关注人数的增多,他发现有不少民众只是看个“热闹”,其实并不了解武术。因此,他们拍摄视频的初衷也逐步由记录生活转变为宣传中国传统武术。
拍摄排练现场。王磊 摄
中国传统武术放在和平年代来说,是一种强身健体、锻炼精气神甚至防身的一种手段。张坤想通过自媒体,国内的“抖音”“b站”,甚至还有国外的“油管”“Facebook”等,把中国武术传播出去,让大家了解中国武术。
“俩大叔”正在排练中。王磊 摄
一年多的时间,“俩大叔的功夫梦”账号已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百余条视频,视频浏览量上亿次,团队成员也新增了3位“小师弟”。而现在,王群和张坤正在着手筹备属于自己的功夫电影。在他们未来的蓝图中,他们还将开设武馆,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武侠梦。
网友评论:俩大叔圆了我的武侠梦啊!
@西夏一品堂:我的功夫梦被你圆啦!
@团子:心里住着个大汉,就喜欢看武打片。
@彬彬有礼:国产武打片后继有人啦!
@楠:我小时候也想成为武林高手,惩恶扬善。
@旭:动作大片啊!赞一个
网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