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亚运会男排颁奖(新华社记者 刘向阳 摄)
说起中国排球,大家很容易想到中国女排,而往往会忽略男排。而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中国男排曾经是世界劲旅。1986年的10月4日,他们首次获得了亚运会冠军。
那是在韩国汉城(首尔)举行的第十届亚运会男排最后一场比赛,中国男排在汉阳大学体育馆以15:3、15:5和15:8击败最后一个对手印度队。比赛中,中国队利用快速多变的战术频频发起攻击。他们的拦网成功率也很高。二传手杨立群不时输送炮弹。宋晋卫、赵铎等年轻选手表现十分出色。
汪嘉伟在与印度队比赛中扣球(新华社记者 刘向阳 摄)
这场比赛也是老将汪嘉伟的告别赛。他打满全场,不仅再展亚洲飞人英姿,同时飞身鱼跃救球也令人赞叹不已。当中国队的小伙子们取得胜利后,他们激动地和教练员拥抱在一起。
最后一场3比0完胜印度,加上之前3比1逆转东道主韩国,3比0击败卫冕冠军日本,中国队以决赛阶段三战三胜的战绩夺得了队史上第一枚亚运金牌。
1986年中国男排登上亚运冠军领奖台(新华社记者 胡越 摄)
中国男排名单:蒋杰、鞠根寅、刘长城、陆城、马俊、宋晋卫、汪嘉伟、杨立群、于一清、张仁江、赵铎、 左跃
自1974年首次参加亚运会以来,中国男排在1986年、1990年和1998年共取得过三次冠军。
积蓄力量
1984年底,中国男排参加了11月7日在日本举行的“第一届日本杯男子排球比赛”。有苏联、美国、日本、南朝鲜、波兰、中国、保加利亚及墨西哥等八队,中国男排2胜5负获第六名。
1985年3月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在进行,日本队作为东道主可直接参赛,参赛资格的争夺就在中国与南朝鲜间进行,结果中国以1比3失利,失去了参加1985年世界杯的资格。从比赛中看出中国男排由于年轻缺乏大赛经验,赛中波动大、比赛暴露出技术失误多、场上缺少核心等问题。
这次世界杯赛是近几年中国际排坛各项赛事水平最高的一次比赛,尤其是苏美之战十分引人注目。苏联男排曾获三届世界杯赛冠军、三届奥运会冠军和六届世界锦标赛冠军,是自1977年以来“五连冠”的队伍。美国男排在几年前还默默无闻,在1982年世界锦标赛中仅是第13名,但近几年来迅速崛起,在这次比赛中首次与苏联队相遇,争夺异常激烈,双方激战了3小时23分17秒,美国队胜,成为多年来水平最高的一场比赛。
相比之下,亚洲男排诸队已落后,处于世界排坛中下水平。日本、南朝鲜男排充其量排在世界十名左右,中国男排属同一水平。
首夺亚运会冠军
随着排球运动的发展,技战术水平越来越高,在本届比赛中已表现出身高明显增加;快攻战术打法随着后排进攻的发展,已从单纯的前排战术变化,发展成为前后排互相掩护的立体进攻战术体系;跳发球技术普遍被采用等。
中国男排为迎接第十届亚运会,从冬训开始就进行了艰苦的训练。针对如何战胜南朝鲜的问题,提出把一攻战术、拦网和发球这三把刀子作为主要武器进行模拟训练,并从日本召回了老队员汪嘉伟。
1986年9月,中国男排参加了汉城举行的第十届亚运会,经过五场预赛和三场决赛的角逐,全队齐心协力、努力拼搏,以八战全胜的战绩,首次夺得亚运会冠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的金牌总数第一做出了贡献。
网友观点